為什麼蝸桿傳動比齒輪傳動速率低

時間 2023-02-17 00:15:09

1樓:齊重數控

傳動是要看傳動比的,計算出傳動比還要看是降速比還是公升速比,一算出來後一目了然了。

2樓:

蝸桿傳動的的主動件是蝸桿,從動件是蝸輪,蝸桿轉動一圈,蝸輪才轉乙個齒,蝸輪有n個齒,它們的傳動比就是1/n

而齒輪傳動的主、從動件都是齒輪,它們是齒與齒互相嚙合的,主動齒輪轉動一圈,從動齒輪就轉動 z主/z從 (z主代表主動輪齒數,z從代表從動輪齒數),它們的傳動比就是 z從/z主。

而 1/n因此說蝸桿傳動比齒輪傳動速率低。

3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說的效率吧,應該不是速率吧。

為什麼蝸桿傳動比齒輪傳動的速比低?

4樓:一流第九

有兩種情況:

1、把從動輪的轉速作分子,把主動輪的轉速作分母,不是變比越大,這個分數越小麼。就象地圖的比例尺一樣。

2、齒輪傳動變速也有大的啊,像注塑機的調模齒輪,主動輪幾個齒,從動輪上有好幾十個齒呢。

蝸桿傳動的效率為何比齒輪的效率低?急急急!

5樓:章朝堅

因為蝸桿傳動中基本是滑動摩擦,齒輪傳動是滾動摩擦加少量滑動摩擦,所以蝸桿傳動摩擦損失遠大於齒輪傳動,傳動效率也就低了。

6樓:匿名使用者

蝸桿的結構就決定了,旋轉一周前盡量只有一螺距。

齒輪傳動與蝸桿傳動的各有什麼優缺點?

7樓:匿名使用者

齒輪傳動優點:

可傳遞空間任意軸間的運動和動力,即軸可以平行,交叉或交錯;轉動平穩,其傳動比恆定,大多數齒輪的傳動比是常數;適應範圍廣(傳遞速度、功率範圍都大);壽命長;效率高;結構緊湊等優點。

齒輪傳動缺點:

製造成本高,剛性傳動沒有過載保護作用,振動和噪音等。

蝸桿傳動優點:

能得到很大的傳動比、結構緊湊、傳動平穩、噪音較小及可以自鎖等。動力傳動中傳動比一般為8-80,在分度機構中傳動比可達1000.

蝸桿傳動缺點:

傳動效率較低,不宜在大功率下長期連續工作;為了減磨耐磨,蝸輪齒圈需用貴重的青銅製造,成本較高。

蝸輪的傳動效率很低嗎?為什麼?

8樓:跟我玩機械

渦輪蝸桿傳動效率低,很少用,但他們也非得要整明白。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乙個問題,蝸桿傳動在嚙合處有相對滑動,當滑動速度較大時,若工作情況不夠好,則會產生較嚴重的摩擦磨損,因此,發熱大,使得潤滑情況惡化,所以,蝸桿傳動的摩擦損失較大,效率較低。在傳動具有自鎖性的時候,傳動的效率將低於,一般僅為0.

4左右第二個不知道。

10樓:匿名使用者

把蝸桿齒部做成內齒輪的一部分的樣子,包在蝸輪上,佔蝸輪園周的1/4~1/5,成了環狀。這就是你說的環麵蝸桿。這蝸桿看上去是中間一根軸,兩邊各一半園的樣子。市場上很少見到。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知道蝸輪是蝸桿和齒輪的配合運動他的運動是蝸桿旋轉帶動齒輪轉動。。而這樣的結構不能支援他的高效率。。因為如果要提高效率就必須加大蝸桿的螺距。

但這樣應力就會增大對蝸桿的損耗也大。而且還很容易卡住。

12樓:匿名使用者

a.可實現交叉軸傳動;b.大的傳動比;c.

自鎖,為滿足上述3項要求,蝸桿一般為單頭,公升角較小,效率較低。2.若只考慮:

實現交叉軸傳動,小的傳動比,就可將蝸桿設計為多頭的,加大公升角,傳動效率可達到到90%以上。(與製作的材料,加工的精度都有關係)3.阿基公尺德螺旋線的蝸輪副,加工簡單,使用的普遍,所以市場上有成套**的,其它的如:

圓弧形;平面包絡的由於加工複雜需要定製,有條件的單位自己都可製造,當然這種蝸輪副的承載能力也大(可以大幾倍)上述回答僅供參考!

與齒輪相比,為什麼蝸桿傳動平穩,雜訊低

13樓:匿名使用者

平穩是因為,蝸輪蝸桿類似斜齒輪嚙合傳動 ,漸進漸出,傳動更平穩。噪音小是因為,蝸輪是青銅製作,鋼與青銅嚙合噪音小於鋼與鋼嚙合。

蝸桿傳動的傳動比是否等於蝸桿與蝸輪的直徑比,為什麼

14樓:冷de陌

不等於,蝸輪蝸桿傳動比是蝸輪齒數除以蝸桿頭數。因為光同樣的齒坯可以加工多種頭數,且模數不變,只是導程度角改變。

比如蝸輪30齒,蝸桿如果從單頭變為雙頭,那傳動比就從30:1變成了15:1,3頭就是10:

1,4頭:1類推,一般系列型號都採用這種形態,20:

1和40:1、25:1和50:

1也採用單雙頭的形態,有效節省半成品控制。

15樓:果果和糰子

不是。傳動比公式i=z2/z1,蝸桿頭數用z1表示(一般z1=1~4),蝸輪齒數用z2表示。

當z1=1,即蝸桿為單頭,蝸桿須轉z2轉蝸輪才轉一轉,因而可得到很大傳動比,一般在動力傳動中,取傳動比i=10-80;在分度機構中,i可達1000。這樣大的傳動比如用齒輪傳動,則需要採取多級傳動才行,所以蝸桿傳動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

16樓:假面

不是的,蝸輪蝸桿傳動比是蝸輪齒數除以蝸桿頭數。這裡也不細說具體公式,因為光同樣的齒坯可以加工多種頭數,且模數不變,只是導程度角改變。

比如蝸輪30齒,蝸桿如果從單頭變為雙頭,那傳動比就從30:1變成了15:1,3頭就是10:

1,4頭:1類推,一般系列型號都採用這種形態,20:

1和40:1、25:1和50:

1也採用單雙頭的形態,有效節省半成品控制。

當反行程不自鎖時,也可以蝸輪為主動作增速傳動。傳動功率一般應在50kw以下(最大可達到1000kw左右),齒面間相對滑動速度應在15m/s以下(最高可達35m/s)。

蝸輪的傳動效率很低嗎?為什麼,蝸桿傳動效率低的原因

渦輪蝸桿傳動效率低,很少用,但他們也非得要整明白 第乙個問題,蝸桿傳動在嚙合處有相對滑動,當滑動速度較大時,若工作情況不夠好,則會產生較嚴重的摩擦磨損,因此,發熱大,使得潤滑情況惡化,所以,蝸桿傳動的摩擦損失較大,效率較低。在傳動具有自鎖性的時候,傳動的效率將低於0.5,一般僅為0.4左右第二個不知...

蝸桿傳動的左右手定則是什麼,蝸桿的左旋和右旋怎麼區分?

蝸桿傳動的左右手法則 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大拇指和軸向重合,四指指向斜齒上公升的方向,左手符合就是左旋,右手符合就是右旋 始終是手背朝著自己 蝸桿傳動由蝸桿和蝸輪組成,一般蝸桿為主動件。蝸桿和螺紋一樣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分別稱為右旋蝸桿和左旋蝸桿 一般蝸桿與軸製成一體,稱為蝸桿軸。蝸輪的結構型式可分...

蝸桿傳動有什麼特點?常用於什麼場合

特點傳動比大,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噪音。因為蝸桿齒是連續不間斷的螺旋齒,它與蝸輪齒嚙合時是連續不斷的,蝸桿齒沒有進入和退出嚙合的過程,因此工作平穩,衝擊 震動 噪音都比較小。具有自鎖性。蝸桿的螺旋公升角很小時,蝸桿只能帶動蝸輪傳動,而蝸輪不能帶動蝸桿轉動。蝸桿傳動效率低,一般認為蝸桿傳動效率比齒輪...

朱元璋為什麼不傳位給朱棣,朱元璋為什麼不傳位給朱棣呢?

1,皇帝的個人青睞不無關係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首先立了自己的長子朱標為太子,這是很正確的舉動,因為防止了兒子們爭權奪位。事實也證明朱標是塊當皇帝的料,學業武藝俱佳不說,訓練處理政事時也令朱元璋非常滿意。可朱標卻在一次出宮巡查中積勞成疾,沒幾個月就死掉了,這令朱元璋的多年心血付之東流。後來經過思考,...

朱元璋為什麼不傳位給朱棣,朱元璋為什麼不傳位給朱棣呢?

1368年2月,洪武帝開始為王朝定下傳統,即立朱允炆的父親朱標為太子,因為朱標在名義上,也許事實上是他的嫡妻馬皇后所生之子。洪武帝的目標是為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乙個正式的原則,希望以此杜絕將來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紛爭。朱標在許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親 他是乙個性情溫和而有教養的人,但不很勇武。明太祖雖然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