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路由呢 路由是什麼功能,不就是ADSL貓嗎

時間 2022-10-23 16:49:25

1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路由」,是指把資料從乙個地方傳送到另乙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連線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裝置,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資料資訊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資料,從而構成乙個更大的網路。

如同你說的,adsl是貓,不是路由。不過有的具有路由功能,有的貓不具有路由功能。

簡單的講,路由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援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訊;

第二,資料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效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2樓:匿名使用者

能讓乙個寬頻帳戶使用多台機器共享上網而不相互影響網速,我想這樣是最簡單明瞭的答覆了

3樓:五岳獨尊

路由是把資訊從源穿過網路傳遞到目的的行為,在路上,至少遇到乙個中間節點。路由通常與橋接來對比,在粗心的人看來,它們似乎完成的是同樣的事。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橋接發生在osi參考協議的第二層(鏈結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網路層)。

這一區別使二者在傳遞資訊的過程中使用不同的資訊,從而以不同的方式來完成其任務。

路由的話題早已在計算機界出現,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獲得商業成功,這一時間延遲的主要原因是七十年代的網路很簡單,後來大型的網路才較為普遍。

二、路由的組成

路由包含兩個基本的動作:確定最佳路徑和通過網路傳輸資訊。在路由的過程中,後者也稱為(資料)交換。交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選擇路徑很複雜。

1、路徑選擇

metric是路由演算法用以確定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的計量標準,如路徑長度。為了幫助選路,路由演算法初始化並維護包含路徑資訊的路由表,路徑資訊根據使用的路由演算法不同而不同。

路由演算法根據許多資訊來填充路由表。目的/下一跳位址對告知路由器到達該目的最佳方式是把分組傳送給代表「下一跳」的路由器,當路由器收到乙個分組,它就檢查其目標位址,嘗試將此位址與其「下一跳」相聯絡。下表為乙個目的/下一跳路由表的例子。

表5-1 目的/下一跳對應表決定資料的最佳路徑

路由表還可以包括其它資訊。路由表比較metric以確定最佳路徑,這些metric根據所用的路由演算法而不同,下面將介紹常見的metric。路由器彼此通訊,通過交換路由資訊維護其路由表,路由更新資訊通常包含全部或部分路由表,通過分析來自其它路由器的路由更新資訊,該路由器可以建立網路拓撲細圖。

路由器間傳送的另乙個資訊例子是鏈結狀態廣播資訊,它通知其它路由器傳送者的鏈結狀態,鏈結資訊用於建立完整的拓撲圖,使路由器可以確定最佳路徑。

2、交換

交換演算法相對而言較簡單,對大多數路由協議而言是相同的,多數情況下,某主機決定向另乙個主機傳送資料,通過某些方法獲得路由器的位址後,源主機傳送指向該路由器的物理(mac)位址的資料報,其協議位址是指向目的主機的。

路由器檢視了資料報的目的協議位址後,確定是否知道如何**該包,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通常就將之丟棄。如果路由器知道如何**,就把目的實體地址變成下一跳的實體地址並向之傳送。下一跳可能就是最終的目的主機,如果不是,通常為另乙個路由器,它將執行同樣的步驟。

當分組在網路中流動時,它的實體地址在改變,但其協議位址始終不變,如下圖所示。

上面描述了源系統與目的系統間的交換,iso定義了用於描述此過程的分層的術語。在該術語中,沒有**分組能力的網路裝置稱為端系統(es--end system),有此能力的稱為中介系統(is--intermediate system)。is又進一步分成可在路由域內通訊的域內is(intradomain is)和既可在路由域內有可在域間通訊的域間is(interdomain is)。

路由域通常被認為是統一管理下的一部分網路,遵守特定的一組管理規則,也稱為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在某些協議中,路由域可以分為路由區間,但是域內路由協議仍可用於在區間內和區間之間交換資料。

三、路由演算法

路由演算法可以根據多個特性來加以區分。首先,演算法設計者的特定目標影響了該路由協議的操作;其次,存在著多種路由演算法,每種演算法對網路和路由器資源的影響都不同;最後,路由演算法使用多種metric,影響到最佳路徑的計算。下面的章節分析了這些路由演算法的特性。

1、設計目標

路由演算法通常具有下列設計目標的乙個或多個:

優化 簡單、低耗

健壯、穩定

快速聚合

靈活性優化指路由演算法選擇最佳路徑的能力,根據metric的值和權值來計算。例如有一種路由演算法可能使用跳數和延遲,但可能延遲的權值要大些。當然,路由協議必須嚴格定義計算metric的演算法。

路由演算法也可以設計得盡量簡單。換句話說,路由協議必須高效地提供其功能,儘量減少軟體和應用的開銷。當實現路由演算法的軟體必須執行在物理資源有限的計算機上時高效尤其重要。

路由演算法必須健壯,即在出現不正常或不可預見事件的情況下必須仍能正常處理,例如硬體故障、高負載和不正確的實現。因為路由器位於網路的連線點,當它們失效時會產生重大的問題。最好的路由演算法通常是那些經過了時間考驗,證實在各種網路條件下都很穩定的演算法。

此外,路由演算法必須能快速聚合,聚合是所有路由器對最佳路徑達成一致的過程。當某網路事件使路徑斷掉或不可用時,路由器通過網路分發路由更新資訊,促使最佳路徑的重新計算,最終使所有路由器達成一致。聚合很慢的路由演算法可能會產生路由環或網路中斷。

在下圖中的路由環中,某分組在時間t1到達路由器1,路由器1已經更新並知道到達目的的最佳路徑是以路由器2為下一跳,於是就把該分組**給路由器2。但是路由器2還沒有更新,它認為最佳的下一跳是路由器1,於是把該分組發回給路由器1,結果分組在兩個路由器間來回傳遞直到路由器2收到路由更新資訊或分組超過了生存期。

路由演算法還應該是靈活的,即它們應該迅速、準確地適應各種網路環境。例如,假定某網段斷掉了,當知道問題後,很多路由演算法對通常使用該網段的路徑將迅速選擇次佳的路徑。路由演算法可以設計得可適應網路頻寬、路由器佇列大小和網路延遲。

2、演算法型別

各路由演算法的區別點包括:

靜態與動態

單路徑與多路徑

平坦與分層

主機智慧型與路由器智慧型

域內與域間

鏈結狀態與距離向量

(1)靜態與動態

靜態路由演算法很難算得上是演算法,只不過是開始路由前由網管建立的表對映。這些對映自身並不改變,除非網管去改動。使用靜態路由的演算法較容易設計,在網路通訊可**及簡單的網路中工作得很好。

由於靜態路由系統不能對網路改變做出反映,通常被認為不適用於現在的大型、易變的網路。九十年代主要的路由演算法都是動態路由演算法,通過分析收到的路由更新資訊來適應網路環境的改變。如果資訊表示網路發生了變化,路由軟體就重新計算路由並發出新的路由更新資訊。

這些資訊滲入網路,促使路由器重新計算並對路由表做相應的改變。

動態路由演算法可以在適當的地方以靜態路由作為補充。例如,最後可選路由(router of last resort),作為所有不可路由分組的去路,保證了所有的資料至少有方法處理。

(2)單路徑與多路徑

一些複雜的路由協議支援到同一目的的多條路徑。與單路徑演算法不同,這些多路徑演算法允許資料在多條線路上覆用。多路徑演算法的優點很明顯:它們可以提供更好的吞吐量和可靠性。

(3)平坦與分層

一些路由協議在平坦的空間裡運作,其它的則有路由的層次。在平坦的路由系統中,每個路由器與其它所有路由器是對等的;在分層次的路由系統中,一些路由器構成了路由主幹,資料從非主幹路由器流向主幹路由器,然後在主幹上傳輸直到它們到達目標所在區域,在這裡,它們從最後的主幹路由器通過乙個或多個非主幹路由器到達終點。

路由系統通常設計有邏輯節點組,稱為域、自治系統或區間。在分層的系統中,一些路由器可以與其它域中的路由器通訊,其它的則只能與域內的路由器通訊。在很大的網路中,可能還存在其它級別,最高端的路由器構成了路由主幹。

分層路由的主要優點是它模擬了多數公司的結構,從而能很好地支援其通訊。多數的網路通訊發生在小組中(域)。因為域內路由器只需要知道本域內的其它路由器,它們的路由演算法可以簡化,根據所使用的路由演算法,路由更新的通訊量可以相應地減少。

(4)主機智慧型與路由器智慧型

一些路由演算法假定源結點來決定整個路徑,這通常稱為源路由。在源路由系統中,路由器只作為存貯**裝置,無意識地把分組發向下一跳。其它路由演算法假定主機對路徑一無所知,在這些演算法中,路由器基於自己的計算決定通過網路的路徑。

前一種系統中,主機具有決定路由的智慧型,後者則為路由器具有此能力。

主機智慧型和路由器智慧型的折衷實際是最佳路由與額外開銷的平衡。主機智慧型系統通常能選擇更佳的路徑,因為它們在傳送資料前探索了所有可能的路徑,然後基於特定系統對「優化」的定義來選擇最佳路徑。然而確定所有路徑的行為通常需要很多的探索通訊量和很長的時間。

(5)域內與域間

一些路由演算法只在域內工作,其它的則既在域內也在域間工作。這兩種演算法的本質是不同的。其遵循的理由是優化的域內路由演算法沒有必要也成為優化的域間路由演算法。

(6)鏈結狀態與距離向量

鏈結狀態演算法(也叫做短路徑優先演算法)把路由資訊散布到網路的每個節點,不過每個路由器只傳送路由表中描述其自己鏈結狀態的部分。距離向量演算法(也叫做bellman-ford演算法)中每個路由器傳送路由表的全部或部分,但只發給其鄰居。也就是說,鏈結狀態演算法到處傳送較少的更新資訊,而距離向量演算法只向相鄰的路由器傳送較多的更新資訊。

由於鏈結狀態演算法聚合得較快,它們相對於距離演算法產生路由環的傾向較小。在另一方面,鏈結狀態演算法需要更多的cpu和記憶體資源,因此鏈結狀態演算法的實現和支援較昂貴。雖然有差異,這兩種演算法型別在多數環境中都可以工作得很好。

3、路由的metric

路由表中含有由交換軟體用以選擇最佳路徑的資訊。但是路由表是怎樣建立的呢?它們包含資訊的本質是什麼?路由演算法怎樣根據這些資訊決定哪條路徑更好呢?

路由演算法使用了許多不同的metric以確定最佳路徑。複雜的路由演算法可以基於多個metric選擇路由,並把它們結合成乙個復合的metric。常用的metric如下:

路徑長度

可靠性延遲 頻寬

負載 通訊代價

路徑長度是最常用的路由metric。一些路由協議允許網管給每個網路鏈結人工賦以代價值,這種情況下,路由長度是所經過各個鏈結的代價總和。其它路由協議定義了跳數,即分組在從源到目的的路途中必須經過的網路產品,如路由器的個數。

可靠性,在路由演算法中指網路鏈結的可依賴性(通常以位誤率描述),有些網路鏈結可能比其它的失效更多,網路失效後,一些網路鏈結可能比其它的更易或更快修復。任何可靠性因素都可以在給可靠率賦值時計算在內,通常是由網管給網路鏈結賦以metric值。

路由延遲指分組從源通過網路到達目的所花時間。很多因素影響到延遲,包括中間的網路鏈結的頻寬、經過的每個路由器的埠佇列、所有中間網路鏈結的擁塞程度以及物理距離。因為延遲是多個重要變數的混合體,它是個比較常用且有效的metric。

頻寬指鏈結可用的流通容量。在其它所有條件都相等時,10mbps的乙太網鏈結比64kbps的專線更可取。雖然頻寬是鏈結可獲得的最大吞吐量,但是通過具有較大頻寬的鏈結做路由不一定比經過較慢鏈結路由更好。

例如,如果一條快速鏈路很忙,分組到達目的所花時間可能要更長。

負載指網路資源,如路由器的繁忙程度。負載可以用很多方面計算,包括cpu使用情況和每秒處理分組數。持續地監視這些引數本身也是很耗費資源的。

通訊代價是另一種重要的metric,尤其是有一些公司可能關係運作費用甚於效能。即使線路延遲可能較長,他們也寧願通過自己的線路傳送資料而不採用昂貴的公用線路。

路由器是什麼,路由器是什麼?

路由器 router 是連線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 廣域網的裝置,它會根據通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傳送訊號。路由器是網際網路絡的樞紐,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線 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網際網路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wifi路由器是什麼,WIFI路由器是什麼

無線路由器和普通路由器一樣,只是有無線功能,手機和遊戲機內建無線模組叫wifi,可以用wifi連線無線路由器訪問網路.具體方法 開啟無線路由器的無線功能,設定加密方法和無線連線密碼,然後開啟無線路由器的dhcp自動分配ip位址功能就可以了.路由器與貓的連線和普通路由器是一樣的,只要設定pppoe使用...

什麼是路由器,路由器的功能是什麼

為了把資訊從乙個網路傳送到另乙個網路,資訊必須路由 route 到可靠的路徑。此路由 route 是由路由器提供的,它是內建或外接的計算機硬體裝置。路由器 router 又叫選徑器,是在網路中用來管理報文傳送路徑的裝置,即在網路層實現互連的裝置。它的存在可減輕主機系統對路由管理的負擔,能提高路由管理...

解釋一下,什麼叫路由器,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路由,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 router 是連線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 廣域網的裝置,它會根據通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傳送訊號。路由器是網際網路絡的樞紐,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線 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網際網路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路由器和貓到底是什麼意思,無線路由器和路由器各是什麼意思

說簡單點就是 貓是你連線到網際網路要用的,路由器是為了能把一條網線分成多條使多台電腦同時能上網先用 線連線貓,從貓上連網線到路由器的wan口,再從路由器的兩個lan口分別連兩條網線到兩台電腦就行了,一共需要三條網線,如果無線的就不用網線,還有路由器需要設定撥號,按說明書就行了。laugh,too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