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三監之亂」的具體內容,求詳細

時間 2022-09-13 13:46:10

1樓:匿名使用者

三監之亂是西周初商王畿地區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

武王滅商後,分商王畿為三部分,設三監治理。三監的具體人物及轄地,說法不一。一說為紂王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

一說為周公弟管叔、蔡叔、霍叔。前說出現較早,較可信。三監地域,一般認為,商都以北地區為邶;商都以南地區為鄘;商都以東地區為衛。

武王病逝後,周公攝政,三監作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平定了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後,使周初統治都更深刻地認識到封建親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在武王分封的基礎上,週分、成王再次大規模分封諸侯。相傳周公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們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後人,如文王之弟封於東虢、西虢,文王之子封於邗、晉、應、韓;周公之子封於凡、蔣、邢、茅、砟、祭。

原來屬於武庚的封和殷遺民被一分為二,一部分紂兄微子啟,他在滅商後投降周,也未捲入叛亂,因此封於商丘,國號宋。另一部分封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國號衛。

此外,還有一些異姓貴族為周公、成王所封。兩次分封,不僅使周人鞏固了在原屬殷商的廣大地區的統治,而且擴大了周人的勢力和影響,使周成為國力和疆域遠遠超過商朝的強大國家。

2樓:匿名使用者

周武王年少時,周初定天下。周公怕諸侯反叛,於是自己攝政當國,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於是與武庚作亂。周公奉命平叛武庚、管叔被誅,蔡叔被流放。以微子開替代商後人,國號宋

孔子是什麼人啊? 請快速回答!

3樓:假面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的貴族 ,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親兄長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封地位於宋國慄邑,後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

關於孔子的資料

4樓:霓脦那些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為宋國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創始人。

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論五行思想(仁義禮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也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影響

孔子與中華文化

孔子雖為諸子之一,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黃老之術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

邵雍指出,「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

自羲、軒而下,祖三皇也;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孫五伯也。」,這就是說,孔子整理「六經」,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文化的進行綜合,所謂集大成也。

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錢穆亦認為「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聖人。

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程序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

」宋儒朱熹曾嘆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孔子與世界

孔子學說在中國周邊地區,如:朝鮮半島(漢代傳入)、日本(唐代定型)、越南(宋明傳承)等地,都有及於深遠的精神影響,形成了東亞儒家文化圈。

祭孔

歷代帝王之祀孔子者,自漢高祖始。《漢書·高帝紀》:「過魯,以太牢祠孔子。

」而學校祀孔,自明帝始。《後漢書·禮儀志》:「永平二年,……養三老五更於辟雍;郡、縣、道行鄉飲酒禮於學校,皆祀聖師周公、孔子。

」《文獻通考》:「貞觀二年,停祭周公,公升孔子為先聖」。蓋自漢以來,雖已舉國崇奉孔子之教,而立廟奉祀,近於宗教性質者,乃由人心漸演漸深,踵事增華之故,初非孔子欲創立一教,亦非僅一二帝王或學者,假孔子之教以愚民也。

後人為了紀念孔子,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建有孔廟進行祭孔的活動。從1952年開始,在台灣,孔子的生日被定為教師節。在大陸,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華文化的復興,祭孔活動興起。

0000000000

中國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