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夏至,芒種,大暑,小暑,立夏按節氣順序排列

時間 2022-08-03 11:12:22

1樓:峰何以笙簫默

順序排列:

立夏,5月5-7日之間

小滿,5月20-22日之間

芒種,6月5-7日之間

夏至,6月21-22日之間

小暑,7月6-8日之間

大暑,7月22-24日之間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由於中國古代是乙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進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

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執行的週期。

節氣規律歌訣:

立春五日三時頭  驚蟄倒退三時首

一時一刻清時節  立夏九時三刻收

芒種兩日退一時  小暑三日五時求

五日退三立秋節  白露六日退一周

寒露六日加六時  立冬六日七時遊

大雪六日四時到  小寒五日九時收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按節氣順序排列,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夏[孟夏]

立 夏 太陽位於黃經45° 日期為5月5——7日小 滿 太陽位於黃經60° 日期為5月20——22日[仲夏]

芒 種 太陽位於黃經75°日期為6月5——7日夏 至 太陽位於黃經90° 日期為6月21日——22日[季夏]

小 暑 太陽位於黃經105° 日期為7月6——8日大 暑 太陽位於黃經120° 日期為7月22——24日

3樓:匿名使用者

小滿 太陽位於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芒種 太陽位於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夏至 太陽位於黃經90度,6月21-22日交節   小暑 太陽位於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大暑 太陽位於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 附: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

六、廿一,下半年來

八、廿三。

4樓:匿名使用者

夏(立夏)滿忙夏〔夏至〕暑〔小、大〕相連!1.四季以「四立」開頭2.「二分、二至」排在每個季節的第四個節氣3.先小後大原則

5樓:匿名使用者

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6樓:鳳音景

退款嗎丁啉…你好美女朋友呢啊啊啊啊啊

尋立夏丶小滿、芒種丶夏至、小暑、大暑節氣有關古詩,要有題目,作者,朝代

7樓:情感解憂站

立夏:1、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唐代: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2、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宋代: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3、百憂不到酒三行,萬事盡休棋一枰。梅子未黃先著雨,櫻桃欲熟正防鶯。——宋代:朱翌《立夏前一日登馬氏山亭》

小滿:1、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小滿四月中》

2、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清代:王泰偕《吳門竹枝詞四首 其四 小滿》

芒種:1、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欹。——宋代:陸游《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

2、三年不見種田農,驀隴跳溝過屋東——宋代:韓淲《芒種 其三》

夏至:1、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唐代:白居易《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2、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宋代:楊萬里《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小暑:1、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

2、小暑漸時序,端居塵簟張。——近現代:伯昏子《小暑》

大暑:1、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宋代:曾幾《大暑》

2、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宋代:黃庭堅《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8樓:水果菇涼

立夏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宋代: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小滿小滿氣全時,如何靡草衰。——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小滿四月中》

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清代:王泰偕《吳門竹枝詞四首 其四 小滿》

芒種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欹。——宋代:陸游《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

夏至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唐代:白居易《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小暑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

小暑漸時序,端居塵簟張。——近現代:伯昏子《小暑》

大暑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宋代:曾幾《大暑》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宋代:黃庭堅《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9樓:西大柚子吖

1、立夏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 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2、小滿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宋] 趙蕃

一春多雨慧當慳,今歲還防似去年。

玉歷檢來知小滿,又愁陰久礙蠶眠。

3、芒種

《時雨》

[宋] 陸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溼不去,勸我持一觴。

4、夏至

《夏至避暑北池》

[唐] 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5、小暑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 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6、大暑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 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10樓:倩兒

1、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出自:(宋)陸游《立夏》

2、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出自:(宋)歐陽修《小滿》

3、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溼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出自:(宋)陸游《時雨》

4、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自:(唐)劉禹錫《竹枝詞》

5、沃州初望海,攜手盡時髦。

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鷺濤。

月如芳草遠,身比夕陽高。

羊祜傷風景,誰雲異我曹。

出自:(唐)耿湋《登沃州山》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5

11樓: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都是節氣名稱,屬於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曆範疇。

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古人稱節氣為「氣」,二十四節氣就是24個「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每月第乙個即月首的「氣」,稱為「節氣」;第二個即月中的「氣」稱為「中氣」。這樣,全年共有12個節氣、12個中氣,合起來正好是「二十四節氣」。

12樓:艾佛爾

立春:春天開始了 驚蟄:小蟲子開始活動了 春分:春天過了一半

雨水:開始下雨了 立夏:夏天到了 芒種:好像種什麼農作物

13樓:楊沃祺

這是二十四節氣

你是要知道什麼呢?我很費解……

14樓:super查姆

呃,老大,問題不清楚哎,我腫麼可能會滴說?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6個節氣有關的古詩,必須省題目,作者:朝代。

15樓:西大柚子吖

1、關於立夏的古詩

《立夏》

[宋] 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台。

2、關於小滿的古詩

《遣興》

[宋] 王之道

步屧隨兒輩,臨池得憑欄。

久陰東虹斷,小滿北風寒。

點水荷三疊,依牆竹數竿。

乍晴何所喜,雲際遠山攢。

3、關於芒種的古詩

《耕圖二十一首·拔秧》

[宋] 樓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4、關於夏至的古詩

《夏至》

[宋] 張耒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干雲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5、關於小暑的古詩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宋] 劉克莊

七年侍膝極融怡,半月分襟費夢思。

比鹿門翁吾齒耄,作魚梁吏汝官卑。

擊鮮何忍為兒溷,反鮓無煩寄土宜。

若見省郎問村叟,不能書札尚能詩。

6、關於大暑的古詩

《大暑》

[宋] 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16樓:萱寶寶

立夏的詩句。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歸。歡趣何妨少,閒遊勿怪稀。林鶯欣有吒,叢蝶悵無依。窗下忘懷客,高眠正掩扉。

漸老綠陰天,無家怯杜鵑。東風有今夜,芳草又明年。蠶熟新絲後,茶香煮酒前。都將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小滿的詩句。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田家此樂知者誰?

我獨知之歸不早。

小滿小麥粒漸滿,收割還需十多天。收前十天停澆水,防治麥蚜和黃疸。去雜去劣選良種,及時套種糧油棉。

乾旱風害和雹災,提早預防災情減。芝麻黍稷種尚可,春棉播種為時晚。早春作物勤鬆土,行間株間都鋤嚴。

芒種的詩句。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插秧寒。梅黃時節怯衣單,五月江吳麥秀寒。香篆吐雲生暖熱,從教窗外雨漫漫。

夏至的詩句。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台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干雲樹,安得保芳鮮。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游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小暑詩句。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芒種,還有大暑 小暑,夏至等都是什麼意思啊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 陰陽合曆 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乙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 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