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沒有發射場,當初阿波羅計畫太空飛行員,是如何返航的

時間 2022-07-25 05:32:47

1樓:匿名使用者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月球上確實是沒有發射場,而阿姆斯特朗等人之所以可以順利返航,是因為他們利用了登月艙自帶的「發射架」。

當登月任務完成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會進入了登月艙上公升段,在返航的時候,上公升段會與下降段分離,並以下降段為「發射架」,利用返航發動機提供的動力返回環月軌道。在這裡,登月艙上公升段會與飛船主體重新對接,這樣從月球上返航的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需要指出的是,月球的質量比地球小得多,其引力大約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同時月球又是沒有大氣層的,這些條件都非常有利於登月艙上公升段的順利返航。

當飛船到達預定位置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坐的登月艙會與飛船主體分離,他們會利用著陸發動機將登月艙順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飛船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服務艙、指令艙和登月艙,其中登月艙又由上公升段和下降段這兩部分組成,以下是飛船各部分的說明。

指令艙:阿波羅11號的控制中心,也是太空飛行員的工作與生活的場所,配備了具備各種功能的儀器、全套的維生系統、生活必需品以及救生裝置等,其重量約為6噸。登月艙上公升段:

主要用於太空飛行員返航,除了通訊、控制、導航、維生系統以外,還配備了獨立的返航發動機以及燃料儲存箱。登月艙下降段:配備了用於著陸的「四條腿」,以及用於控制著陸過程的著陸發動機。

2樓:

我們都知道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古往今來月球也一直是文人騷客詩詞和文章中的寵兒。其實人類對於月球的崇拜和嚮往之情可以追溯到幾萬年的穴居人時代,他們在岩畫中記錄了對月球的複雜感情。也就在此時,想要登上月球的念頭開始在人類腦海中萌芽。

50年前,也就是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十一號攜帶著太空飛行員阿姆斯特朗及其同伴登陸月球,他在月球上邁出的一小步,標誌著人類完成了萬年登月的夢想,同時也標誌著人類正式邁出成為宇宙文明的第一步。

在隨後的幾年中nasa先後舉行了多次登月活動,一共讓12位太空飛行員踏足月球,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登月之後,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重新進行登月活動。這詭異情形讓不少人開始懷疑登月的真實性,也就是說許多人開始懷疑人類並沒有真正的登月,阿波羅登月計畫根本就是個**。

這些流言之所以能夠甚囂塵上離不開乙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月球上根本沒有飛船發射場地,阿波羅計畫中的太空飛行員究竟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許多人正是想不明白這一點所以才認為人類根本沒有登月,因為登月就意味著回不來了,那麼實事真的如此嗎?為什麼太空飛行員們在月球沒有發射場地的情況下也能返回地球呢?

實際上,阿波羅計畫中的太空飛行員確實登上了月球,在他們登月前科學家們經過嚴格的實驗和論證,一共給出了四種讓太空飛行員能夠成功離開月球並且返回地球的方案。

3樓:鹹魚的夢想

這詭異情形讓不少人開始懷疑登月的真實性。

4樓:你罵我我吃虧

這是乙個謎底。還需要以後科學解釋。

5樓:

這就是平時人們懷疑他的真實性。

6樓:這很撩妹

美國官方現在都沒有宣布我,我怎麼可能知道?

7樓:c2百賬號

還是火箭將太空飛行員送回地球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是乙個**,很多人懷疑它的真實性。

9樓:轉身回眸之間

好像後來有人懷疑登月是**。

10樓:明台去**了

應該是乘坐火箭然後返回

11樓:你就是個臭弟弟

還是利用火箭進行返回

12樓:科學探索之路

月球沒建發射場,當初阿波羅計畫太空飛行員,是如何返航的?

13樓:白改雨

不少人開始懷疑登月的真實性。

月球沒有發射場,當初阿波羅計畫太空飛行員,是如何返航的?

14樓:星球上的科學

在50多年前,美國掀起了長達數十年的「太空狂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波羅計畫,成功地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陸月球。

阿波羅登月計畫把太空飛行員送入到月球,本身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對此保持質疑,因為他們認為憑藉當時的技術,即便是美國也是難以做到登陸月球的,就算登上了月球也是無法返回。那麼阿波羅登月計畫的太空飛行員是怎麼返回地球的呢?

阿波羅計畫登月。從1961年到1972年,整個阿波羅計畫持續了11年,以阿波羅17號任務成功返回地球完滿結束,耗資共計255億美元(以金價計相當於今天的大約9500億美元即6萬億人民幣),整個專案耗資佔到了當時美國gdp的0.57%,美國所有科研經費中的20%。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在月球登陸,阿姆斯特朗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乙個登上月球的人」,還留下了那就最著名的話: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此舉在世界範圍內都引起了轟動,隨後美國前後共完成6次載人登月的壯舉,成功地將12名太空飛行員成功送上月球。

如何實現登月?事實上,當時美國國家航天局在經過嚴格的專家論證之後,提出了4種可行的方案最後保留了一種方案。

首先第一種方法就是用乙個大的太空飛行器搭載一艘小型的火箭,而且在這個小型的火箭上必須攜帶足夠多的燃料,在到達月球之後,太空飛行員完成任務之後直接返回月球,這種方法是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但是成本卻是非常高,需要耗費的燃料也是非常大的。

第二種方法向月球發射兩艘探測器,第一艘攜帶火箭、火箭發射裝置,等它到達月球之後,再將第二艘載人探測器在月球上組裝完畢,當探測任務結束之後再返回地球。

不過整個過程是相當複雜的,而且如果太空飛行員在到達月球之後無法將發射裝置完美組合或者發生了任何意外,又該怎麼辦呢?

第三種方式是地球軌道組裝的辦法,計畫先用乙個正常尺寸的火箭把太空飛行器的一部分送進地球軌道,之後再用另乙個火箭把剩餘部分送到同樣的位置,在天空中進行組裝,然後往返於月球和地球軌道之間。

雖然這個方法可以節約掉很大的資金,但是,在太空當中組裝太空飛行器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所以這種方法也被淘汰了。

第四種方式是被美國所保留下來的一種方法,計畫是發射乙個較大的太空飛行器,需要攜帶部分燃料和乙個比較小的登月艙到達月球軌道的時候釋放登月艙,然後把人送到月球的表面。

太空飛行器停留在月球的軌道上道,這樣的話,太空飛行員在離開月球的時候,登月艙就攜帶了很少的燃料,只需與太空飛行器進行會合就可以返回地球了,這樣的方式比較靈活,而且成本還比較低。

阿波羅飛船。主要是有三個部分組成——服務艙,指令艙和登月艙,總質量47噸,高約16公尺。中間的指令艙呈圓錐形,是太空飛行員們主要生活和工作的空間;左邊的服務艙則是攜帶推進劑和裝置儀器的艙段。

登月艙對接在指令艙端,又有上公升段和下降段,落月時它們是一起落月,主要利用下降級的著陸發動機懸停反衝軟著陸月面,其中下降級就是阿波羅飛船登月艙飛離月球的發射架。

阿波羅計畫返航當登月任務完成之後,阿姆斯特朗需要進入了登月艙的上公升段,其中登月艙淨重4.1噸,加上推進劑總重14.7噸,而推進劑又有10.

1噸,分配於下降級和上公升級,相當於一枚小型載人運載火箭。

在這個上公升段內攜帶著發動機和推進劑,飛離地球時,上公升段以下降段作為發射架,然後上公升段再與飛船的主體重新對接,順利返回,這種返航方式是阿波羅11號、12號、14號、15號、16號和17號載人登月飛船返回地球的方式。

總結近些年來,很多人都對美國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提出了很多質疑,但是從目前上來看,這些質疑都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釋,而且也有大量證據都顯示了阿波羅計畫的真實性。

至於阿波羅飛船的返航,其實後來科學家們在之後的探索返航中都選擇了這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案的成本最低、成功率也最高。

15樓:技術小輝

坐飛船。因為月球的引力非常小,飛船的動力就可以擺脫月球的引力,所以是乘坐飛船返航的。

16樓:次元小拾

因為月球的引力較小,所以當初返航的時候太空飛行員可以利用飛船自帶的燃料脫離月球的引力,從而達到回到太空的目的。

17樓:有常

當初阿波羅計畫太空飛行員是通過飛船的自動返回功能返航的,因為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設計了這個功能。

18樓:愛醬旅遊

自古以來,人們對星空的著迷,浩瀚宇宙的聯想,從未停止過。

月球是最靠近我們地球的星球,從古時候文人墨客對月亮的讚美,到之後科技高速發展,在1969年7月20日,在科技的幫助下,實現了登月的計畫。由阿波羅11號攜帶者阿姆斯特朗等幾位太空飛行員,成功登陸了月球,這是人類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登上月球,也是邁向宇宙文明的第一步。

當初阿波羅計畫太空飛行員,是如何返航?制定了四種計畫

第一種:科學家起初想要直接製造乙個巨型火箭,在此巨型火箭上搭載乙個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器內裝有可供太空飛行員們返回地球的小型火箭,這種方式很直接,但是考慮到所需成本過高,需要耗費的燃料也是非常大。

第二種:科學家設想向月球發射兩艘探測器,先將第乙個攜帶火箭和火箭發射裝置的探測器發射到月球,再將第二艘可攜帶太空飛行員的探測器發射到月球,將其在月球上組裝,探測任務完成後乘坐返回地球。整個過程非常複雜且不可控因素太多,如果太空飛行員在到達月球是無法將裝置順利組合成功,或將很難返回地球。

第三種:地球軌道組裝的計畫,先將乙個常規火箭把太空飛行器的一部分送進地球的軌道,之後再將另乙個攜帶剩餘零件的太空飛行器,傳送到相同位置,地球和月球之間軌道中進行組裝。這種方案雖然可以節省很多燃料,但在太空中組裝還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鑑於當時的技術,最終沒有採用此方案。

第四種:發射一艘較大的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器內可攜帶從地球到月球所需的燃料以及供太空飛行員使用的登月艙。計畫在到達月球軌道是時,太空飛行器將登月艙釋放到月球,太空飛行器本身停留在軌道原地不動,太空飛行員登月完成任務之後,乘坐登月艙返回到太空飛行器內匯合從而返回地球。

這種方案,安全性很高,因登月艙內只裝載太空飛行員,所需燃料極少,因其較靈活,有著較高的成功率,最終將此計畫定為最後的登月方案。

以上四種,就是當時登月前的計畫方案,最終將第四種定為登月實行方案。首次登月距今有50年的時間。有許多人質疑當時登月的真實性,因為當時在阿波羅17號之後就沒再登陸過月球,nasa發言人曾對此解釋,是因為登月的投資巨大,其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所以停止繼續登月的計畫。

現在地球資源的不斷減少和不可再生性,科學家檢測到月球含有大量的「氦-3「燃料,是當今一種高效且安全的清潔核聚變燃料,對於現在對新能源的不斷重視和各個國家需要,登月計畫再次被提到日程。我們也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的航天水平和對宇宙能源的合理運用也會更加高效完善。

從月球向地球發射一顆飛彈,如果軌道設計合理,能否產生隕石撞擊地球的效果 能否產生像隕石一樣的速度

撞擊地球不會有什麼效果,地球有大氣,在與大氣摩擦中可以吧金屬球氣化。即便金屬球有隔熱瓦燒不化,大氣的阻力也使得這顆金屬球達不到100km h的速度,這和一顆普通隕石撞擊地球沒什麼區別,如果這顆金屬球體積巨大,直徑有好幾百公尺甚至以上,哪地球要遭殃了。先說下,100公尺的鐵球會不會降落到地面都很難說,...

月球上有沒有生命,月球上有沒有生命?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能說明月球上有生命。沒有支援生命的環境,應該沒有 不一定 生命很多種形式 不要拿地球的生命要求來約束其他星球 愚蠢 無知 可惡 不會有,科學已經用大量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首先,沒有生物生存的條件.其次,我們沒有觀測到,在已知的資料中,沒有證據甚至是蛛絲螞跡讓我們產生這種懷疑.沒...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大於地球,為什麼月球沒有被拖走

萬有引力等於萬有引力常數乘以兩物體的質量除以距離半徑的平方。在兩物體間引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太陽與月球間距離大,地球與月球距離小,所以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作用小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作用,所以月球沒有被吸到太陽附近。為什麼我們感覺月球好像沒有圍繞太陽轉呢?因為我們是以地球為背景,以地球的角度看月球。...

月球上有沒有水,月球上是否有水?

從1983年以來,美國開始執行一項大規模探索外星智慧型生物的計畫。在普遍搜尋太空的同時,重點搜尋半徑在80光年範圍以內的773個星球,希望能從這裡解開神秘電波之謎。月球上有水嗎如果月球上有水,那一定會為太空開發 登月旅行 月球基地建設帶來很大的方便。人們從水中還可以分解出作為宇宙飛船燃料的氫和助燃的...

月球上有沒有外星人

月球有一面永遠是背向地球的,也就是說在地球上再精密的儀器也無法觀測到那一邊陰影,所以不排除外星人在那裡建造基地的可能哦.另外美 蘇的航天局以及太空飛行員都說過在太空飛行遇上不明飛行物是常有的事,而且也有科學家曾經觀測到月球表面同時出現過幾個z字狀跡象,不久後消失.有人懷疑是外星飛行器起航造成.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