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戰爭的基本特點是什麼,機械化戰爭特點?

時間 2022-10-12 20:43:20

1樓: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1、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

2、戰爭中軍隊的進攻能力大大增強,打破了防禦的優勢。

3、戰場範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

4、立體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

5、協同作戰、聯合作戰發展迅速,破壞力強且消耗巨大。

6、對參戰人員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戰場上保障人員大量增加。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機械化**裝備進行的戰爭,是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其理論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擴充套件資料:

機械化戰爭的代表性戰例:

1、索姆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是機械化的典型戰例。同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

8萬餘人。英、法軍雖然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但鉗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進一步削弱了德軍實力。

2、康布雷戰役

康布雷戰役是坦克戰走向成熟的乙個標誌。雙方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都在此戰中受到巨大損失且未分出勝負。同時,康布雷戰役是大規模使用坦克的第一範例,對於軍事學術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步兵與坦克的協同動作原則和對坦克防禦原則的形成以及精密法決定開始諸元的炮兵射擊方法的產生,均與這次戰役有密切聯絡。這次戰役在後世被認為是協同戰術形成的重要實戰標誌。

3、阿登反擊戰

阿登戰役發生於1944.12.16到1945.1.25,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歐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阿登地區發動的攻勢。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10萬人,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

4、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東線戰場中,蘇德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兵力和6045輛坦克,空軍參戰飛機超過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1943年蘇德於庫爾斯克突出部進行了一次戰略決戰。從戰役規模而言,它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戰,德國方面動用了約2700輛坦克,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式、豹式坦克;而蘇聯方面則更是動用了超過3400輛坦克。

2樓:夜菡殤

一是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二是戰爭中軍隊的進攻能力大大增強,打破了防禦的優勢。三是戰場範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

四是立體化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五是合同作戰、聯合作戰迅速發展。六是破壞力強,消耗巨大。

七是對參戰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戰場上保障人員大量增加。

3樓:追夢之陸

**裝備的機械化。火力成為主導因素。以殲滅有生力量為主。

4樓:九丹南

機械化主要的特點靈活性高,移動速度快,火力配置健全強大.

5樓:糊塗塌

突防能力強,機動性高,適合大縱深的穿插,迂迴。

機械化戰爭特點?

6樓:小林愛數碼

機械化戰爭特點:機械化**裝備的使用推動戰爭向機械化發展,戰爭理論和戰爭模式發生了新的變化,戰役發起呈現很多新的特點,其地位,作用也得到大幅提公升,成為整個戰役的重要行動.機械化**裝備的使用推動戰爭向機械化發展,戰爭理論和戰爭模式發生了新的變化,戰役發起呈現很多新的特點,其地位、作用也得到大幅提公升,成為整個戰役的重要行動。

7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機械化戰爭」的特點:

機械化戰爭與裝甲車輛、火炮技術、流水線生產,人員培訓等因素息息相關;比如二戰的蘇德戰爭就是機械化戰爭;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充套件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

8樓:匿名使用者

1、作戰要素不同,機械化作戰的要素是技術兵器,說白了就是飛機大炮,而資訊化戰爭的主要要素是電磁權

2、控制方式不同,機械化作戰帶有工業革命時期的色彩,指揮系統條塊分割,具有科層化特點,資訊化作戰具有流程化特點,任務中心,資源靈活組合

3、作戰方式不同,機械化戰爭帶有線性化特點,前後方比較分明。資訊化戰爭沒有明顯的前後之分,打擊目標可能是同時發生

4、附帶毀傷不同,資訊化戰爭講究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精確、附帶**小;而後者講究面殺傷。

9樓:招財貓

機械化戰爭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10樓:網路那些小事兒

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充套件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

11樓:彭文迪

機械化戰爭的特點應該是不需要太多軍人,毀滅性大,戰鬥時間短,成本也大

12樓:枝高達

機械化戰爭參加人員少 人員素質高 毀滅性大

什麼叫機械化戰爭

13樓:

主要使用坦克、飛機等機械化**裝備進行的戰爭。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

機械化戰爭是在內燃機出現以後,在科學技術和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機械化戰爭逐漸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打破長期以來對立雙方在陣地戰中的僵局,自1916年以來,英軍先後在索姆河戰役和坎布雷戰役中使用具有攻擊能力的坦克,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1918年,英國出現了裝甲車,並組建了機械化部隊。隨後,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也相繼建立了機械化步兵團、師、軍。

機械化**裝備的大量使用,對軍事行動和軍事院校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918年5月,英國的j.f.c.富勒提出了陸軍以坦克為主體並輔之以飛機即可奪取戰爭勝利的思想。

14樓:

「機械化戰爭」理論的釋義:一種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步兵降為輔助兵種;亦稱「坦克制勝論」。

「機械化戰爭」理論提出者:富勒;自從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以後,顯示出很強的突擊力。英國坦克軍參謀長j.

f.c.富勒首先總結了在這次戰爭中使用坦克的經驗。

他在1918年5月擬制的《1919年計畫》中,提出了建立和使用機械化軍隊的新觀點;之後,又在《世界大戰中的坦克》(1920)、《論未來戰爭》(1928,中譯本名為《機械化戰爭論》)等著作中進一步作了闡述,創立了機械化戰爭理論;繼富勒之後,德國的h.w.古德里安、法國的c.

戴高樂、奧地利的l.von艾曼斯貝格爾等人,也從不同角度提倡機械化戰爭論。這種理論還為德國法西斯頭子a.

希特拉及其統帥部所接受,並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閃擊波蘭、法國和進攻蘇聯的作戰行動中。

「機械化戰爭」的特點:機械化戰爭與裝甲車輛、火炮技術、流水線生產,人員培訓等因素息息相關;比如二戰的蘇德戰爭就是機械化戰爭;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充套件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

15樓:小勳愛吃肉

「機械化戰爭」理論的釋義:一種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步兵降為輔助兵種;亦稱「坦克制勝論」。

16樓:

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充套件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

17樓:

機械化戰爭就是靠機械來跟別的國家進行打仗

資訊化戰爭有哪些基本特徵

18樓:彤抒夕浩宕

未來資訊化戰爭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資訊化兵器成為資訊化戰爭的戰場主導兵器

看乙個戰爭形態的基本特徵,首先要看其主導戰場的**裝備水平。坦克、飛機、大炮之類的機械化兵器,可以代表著機械化戰爭的主要作戰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因而必然成為機械化戰爭的戰場主導兵器。而資訊化戰爭作為一種新型戰爭形態,反映其作戰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必然是資訊化兵器。

所謂資訊化兵器主要是由資訊化彈藥和資訊化作戰平台構成,資訊化彈藥主要指精確制導**;而資訊化作戰平台主要指利用資訊科技和計算機技術使作戰平台的控制、制導、打擊等功能形成自動化、精確化和一體化水平的各種**裝備系統。它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各種偵察、預警、通訊衛星;空戰場上的第三代以上的戰鬥機、各種預警機等;海戰場上的各種高技術戰艦等;地面戰場上各種具有高技術水平的坦克、裝甲戰車等,它們都是資訊化作戰平台。

從資訊化戰爭的實踐情況看,資訊化兵器已經成為資訊化戰場的「主力軍」,在戰場上發揮著機械化兵器無法替代的主導作用。

二、資訊能成為資訊化戰爭戰場能量釋放的主要方式

戰爭是力量的競賽,這種力量的競賽不僅表現在**裝備的質量水平和數量水平的較量上,更主要的還是表現在戰場能量釋放方式的較量上。機械化戰爭戰場釋放的主要能量是機械能,即機械運動產生的動能和勢能。

資訊化戰爭作為機械化戰爭的高階發展階段,

其戰場能量釋放方式則不僅是機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體現人的智慧型活動的資訊能,即各種資訊化**裝備的戰場探測預警、情報偵察、精確制導、火力打擊、作戰指揮與控制、通訊聯絡等能力,這是一種新型的戰場能量釋放方式。

它集中體現了資訊化戰場上的偵察、預警、決策、指揮、控制、通訊、打擊、防護、支援、保障等重大功能,支配和主導著資訊化戰場上的全部作戰活動,具有戰爭制勝的巨大作用。

三、「三大系統」成為資訊化戰爭的主要作戰目標

資訊化戰爭作為一種新型戰爭形態,在戰場較量方式上,改變了機械化戰爭的那種陸海空單元戰場、單一軍兵種、單一作戰領域的單元式戰場較量方式,而是以資訊化戰場為依託,以戰場認識系統、資訊系統、指揮控制系統、戰場打擊系統(包括兵力、火力)、支援保障系統等五大分系統構成的作戰體系間的整體較量。

在這系統對系統的整體較量中,其中的戰場認識系統、戰場資訊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等三大系統,是構成資訊化戰場的「眼睛」、「耳朵」、「神經」和「大腦」,主導和支配著戰場所有力量和打擊行動,作戰雙方都是緊緊圍繞破壞、癱瘓敵人的「三大系統」和有效地保護、遮蔽己方的「三大系統」而進行的系統對系統的整體較量。

四、資訊作戰成為資訊化戰爭的主要作戰形式

資訊作戰作為新型的作戰形式,具有嶄新的思想內涵。它與以往作戰形式相比,主要有三個方面不同:一是資訊作戰是敵對雙方在資訊領域的對抗活動,其對抗的主要關節點有兩個:

乙個是決策對抗。就是作戰雙方都是竭盡全力地要遏制對方決策者和指揮機關;另乙個則是指揮對抗。就是作戰雙方通過各種資訊打擊行動,使敵方已經形成的決策難以實施,不能進行實時、有效地正確指揮,難以構成戰場現實戰鬥力。

二是資訊作戰從作戰目標講,它不是以殲滅敵人有生作戰力量和重兵集團為主,也不是單純的只為資訊的獲取、處理與利用而進行的技術較量,而是以破壞、摧毀對方的資訊化戰場支柱--「三大系統」為主,即戰場認識系統、資訊系統、指揮控制系統。三是從作戰目的講,資訊作戰摒棄了機械化戰爭中各種作戰形式以爭奪戰場兵力兵器數量優勢為目標的作戰目的,資訊作戰是以奪取戰場資訊優勢為目的。

海灣戰爭中,伊軍採用陳舊的陣地戰形式與多國部隊的資訊作戰、聯合作戰等新型作戰形式相抗衡,結果以慘敗而告終。這一事實更深刻說明了資訊作戰這種作戰形式在資訊化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五、制資訊權成為資訊化戰爭戰場爭奪的「制高點」

資訊化戰場已經打破了機械化戰爭那種陸戰場、海戰場,空戰場等單一戰場構成格局,使作戰成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化戰場的整體較量。因此,制資訊權作為主導和溝通陸、海、空、天、電戰場的上一層位的戰場主動權,具有制空、制地、制海、制天、製電的系統功能。而深刻體現機械化戰爭特點的制空權、制陸權、制海權等戰場主動權的單一爭奪,已經完全融入制資訊權的整體爭奪中。

人類未來都是半機械化的,真的可以實現永生嗎

30年後的人類都會半機械化?科學家設想,這樣人類就能永生 人類不能實現永生。這樣是有背自然界的原理。但是人類可以通過電子化將自身的記憶儲存下來,然後複製給其他生命體,這也是人類所說的實現了永生。不可以。因為人類半機械化的情況下,也會有細胞存在,而且細胞是有壽命的,所以不可以實現永生。假如人類未來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