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縮小到三分之一,怎麼算,比例尺的縮放怎麼計算

時間 2023-03-01 04:55:09

1樓:匿名使用者

比例尺縮小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就是圖上長度與其所表示l的實際長度之比變小了。例如:如果原來圖上1厘公尺表示實際距離(或長度)3千公尺,那麼縮小到三分之一後就只代表實際距離1千公尺了。

所以,要將比例尺縮小到原來印三分之一,作圖時就要把圖上所有的長度都要擴大到原圖的3倍。

2樓:aq西南風

用1/3的比例尺畫圖時,圖紙上的距離=實際距離÷3; 實際距離=圖紙上的尺寸×3, 按照這個公式 計算。

3樓:無風起浪

如原來比例尺是1:10

縮小後就是1:30

在按照比例尺的定義,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計算就好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按1:3

把原來的縮小3倍。

比例尺的縮放怎麼計算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定義一厘公尺代表實際的長度,如代表一公尺,比例尺為1:100

6樓:玄念摩羯獸

哇,就是乙個係數關係而已。

比例尺怎麼算 20

7樓:匿名使用者

地圖比例尺。

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或放大)的程度,因此也叫縮尺。如1∶10萬,即圖上1厘公尺長度相當於實地1000公尺。嚴格講,只有在表示小範圍的大比例尺地圖上,由於不考慮地球的曲率,全圖比例尺才是一致的。

通常繪注在地圖上的比例尺稱為主比例尺。在地圖上,只有某些線或點符合主比例尺。比例尺與地圖內容的詳細程度和精度有關。

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

(1)數字式,用數字的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500千公尺,可寫成:1∶50,000,000或寫成:1/50,000,000。

(2)線段式,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並註明地圖上1厘公尺所代表的實際距離。

(3)文字式,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公尺,如:圖上1厘公尺相當於地面距離500千公尺,或五千萬分之一。

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

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兩地的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可計算兩地的圖上距離;根據兩地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可以計算比例尺。

根據地圖的用途,所表示地區範圍的大小、圖幅的大小和表示內容的詳略等不同情況,製圖選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圖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於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大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介於十萬分之一至一百萬分之一之間的地圖,稱為中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於百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小比例尺地圖。

在同樣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範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範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此可簡記為「大小詳、小大略」方便應用)地理課本和中學生使用的地圖冊中的地圖,多數屬於小比例尺地圖。

放大比例尺和地圖比例尺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放大的倍數。如:原長度為1cm的零件,畫在圖紙上為10cm,則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0:1。

放大比例尺的分母(後項)通常為1。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內容也越詳細,精度越高。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麼原比例xn。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n倍;那麼原比例x(n+1)。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那麼原比例x1/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麼原比例x(1-1/n)。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尺。

8樓:葉公丶好龍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8頁的例6,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1、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會把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轉化。

2、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培養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設計理念:本課設計結合具體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圖,引發學生思考。再通過比的有關知識介紹比例尺的意義,利用具體生活例項引導學生建構比例尺這一概念,為強化對比例尺的認識,設計中,通過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較,以及系列學生自主活動,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一、引入。

1、準備練習。

厘公尺= (公釐。

1分公尺= (厘公尺。

1公尺= (分公尺。

1千公尺= (公尺。

公尺= (厘公尺。

50千公尺=( 厘公尺。

30厘公尺= (分公尺。

60公釐=( 厘公尺。

2、初步感知。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這兩**:

(電腦演示)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和國旗的平面圖。再依次點選,出現一組大小不同的地圖的平面圖和國旗的平面圖。

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形狀沒變、大小變了。)

3、新課引入:

我們可以把地圖和國旗畫在圖紙上,同樣也可以把我們的房子縮小後畫在圖紙上,老師想購買一套房子,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時,一位銷售員給我推薦了兩套住房,可是他只給我看了一下圖紙(圖紙如下所示),我買房的標準是想要面積大一些,我想請同學們幫幫我這個忙,好嗎?

9樓:匿名使用者

天哪!!

1.換算成相同單位相除啊!14/4200000=1:300000

2。沒有告訴距離怎麼算?

10樓:段山斯清婉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這是計算的方法。提起注意的一點是在進行除的時候要同一單位。

比例尺怎麼換算

11樓:暴走少女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公里=1千公尺=1×1000公尺=1×100000厘公尺)

單位換算:圖上用厘公尺,實地用千公尺,厘公尺換千公尺,去五個零;千公尺換厘公尺,在千的基礎上再加兩個零。

12樓:匿名使用者

比例尺的換算要點有兩點:第一比例尺中的1/x裡的1代表的是圖上的1厘公尺。

第二後面的x是有。

單位標註的,如沒有單位,則表示使用國際制單位公尺。

例如:1:100 那麼地圖上的1厘公尺代表實際100公尺1:100千公尺 那麼地圖上的1厘公尺代表實際距離100千公尺。

13樓:匿名使用者

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則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

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則實際距離乘以比例尺;

14樓:匿名使用者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如:1:40000000 比的前項1表示圖上量的長為1cm表示實際距離為40000000cm=400千公尺。

15樓:匿名使用者

1:50=2:x

根據比例性質計算得x=50*2/1=100

16樓:侍如東

這裡的比例1:50 是指你圖上面的尺寸:實際尺寸=1:

50 也就是(圖面尺寸=1/50 實際尺寸) 你對應著畫吧。 比例尺嘛 你在 圖面的下角路畫乙個1/50 公尺的直線,然後下面寫1m就是了。

比例尺怎麼算大小

17樓:匿名使用者

比例尺的單位是厘公尺。如1:10000,即1厘公尺對應10000厘公尺(100公尺),就是1厘公尺表示100公尺。

1:1000000就是1厘公尺表示10千公尺。比例尺的大小看分母,分母大,分數就小,即比例尺小,表示的範圍大。

比例尺是怎麼算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方法:

如果將原比例。

尺放大到n倍;那麼原比例×n。

如果將原比例內尺縮容小到1/n;那麼原比例×1/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麼原比例×(1-1/n)。

比例尺縮放後,原面積之比會變為縮放倍數的平方。

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

19樓:人民的好

所謂按比例出,實際上是讓你按比例畫,我們拿1:100為例,實長100mm的線在你圖紙上內應該是1mm。但這並不是說你容畫圖的時候就要畫1m。

你可以按實際尺寸來畫,100mm就畫100mm,然後把你的圖框放大100倍,出圖後就是1:100

20樓:長江結寒冰

圖上距離bai:實際距離=比例du

尺(比例尺是表示兩個數的比zhi,所dao以,沒有單位的。內)圖上距離容=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在實際的計算時,重點是單位之間的換算,這是解題的關鍵。

883cm這是實際長度。如果比例尺是1:50那麼,就求圖上距離:

883×1/50=,就是說:883cm的實際長度,在圖上就只畫17.

66cm的距離。

比例尺縮放計算的問題。

21樓:匿名使用者

1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以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xn;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則放大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x(1+n)。

2原比例尺縮小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例尺x(1/n);原比例尺縮小1/n,則縮小後的比例尺為:原比sh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