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大學》中的明明德是什麼意思。本是什麼意思。末是什麼意思。終是什麼意思。始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0-18 06:36:29

1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之道

【原文】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至善。 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經)【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

一是「博 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 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 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道「的本義是 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 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裡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乙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

後乙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親民: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 圖新。

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5)得:收穫。 (6)齊其家: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 格物:

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

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

本:根本。 (12)末:

相對於本 而言,指枝末、枝節。 (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

薄者厚:不該重視 的卻加以重視。 (14)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 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 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 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

明白 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 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 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 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 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明明德」: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乙個明是弘揚的意思,「使……明」,第二個是光明的意思)

本:根本(本的原意是樹根,引申為根本)

末:枝末(末的原意是樹梢,引申為細枝末節)終:終結

始:開始

3樓:逢考必過德

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本是指根本。末是指枝末。終是指終結。始是指開始。

大學中的明明德到底是什麼意思?

4樓:霞姐的時光機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第十一集 「明明德」與「親民」,受益匪淺

5樓:小鬍子不是我

推廣、發揚德行和德政,社會風尚。

《大學》

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作品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10。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11。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12。

致知在格物13。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6樓:至善哲論

德即是得道。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是目的實現道路、規律、根本、依憑,德就是走到目的地,是目的的實現。

道德經中也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德永遠遵循、依存著道,沒有道,也就無所謂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道,三百六十行,也行行有德;道有體量的不同,德也有大小的差異。

德是目的的實現,所以德中一定有得。用自己的貢獻來換取自己的所需,是人的正道,所以德中一定有貢獻。人可以通過邪道來獲取所需,所以得中未必有德。

日月為明,日月的光輝交替在照耀大地,照亮了萬物,使大家都能看得見真相、道路、險易、得失。

正道利己利人(物、整體),邪道損人(物、整體)利己。人與萬物都是因為需要而作為,所以利人(物、整體)會有助力,而損人(物、整體)則有險阻。

明可以讓他人(物、整體)感觸到乙個作為的利與害,從而有相應應對,陰謀詭計之所以可以實現目的,是因為沒有明,它在作為的過程中沒有激起本應有的反對。所以明具有維護正義、維持正常秩序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明是正義和正常秩序的前提條件。

我們常常將使國家繁榮昌盛的君王稱作明君。當乙個君王做出了良好的舉措時,我們常常用用聖明來稱讚他。當一些大人物做出善舉時,我們常常用英明來稱讚他。

當乙個人展現了能力、潛力時,我們用聰明來稱讚他,當乙個人做出了良好的選擇時,我們常常用明智來稱讚他。

乙個人生病了,產生了乙個吃藥的目的,首先他必須能夠明白去吃什麼藥、吃多少藥、怎樣去吃藥,他也必須要能感觸到藥的存在及其獲取途徑,否則他吃藥治病的目的就不能達成。

所以,明對我們很重要,甚至是美好人生的前提條件。

獲得及其過程相關的人、物、團體能夠感觸到,做出的貢獻相關的人、物、團體能夠感觸到,這就是明德。

明德是正義和正常秩序的前提條件和重要支撐,是乙個人、乙個團體、乙個社會長久存在和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

明明德就是使明德明起來,它是乙個人、乙個團體、乙個社會長久存在和良好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乙個人、乙個團體、乙個社會的重要責任。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面「明明德」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

大學中的明明德到底是什麼意思

8樓:紫苑小薇

第乙個「明」是動詞,是彰明、弘揚的意思;第二個「明」是形容詞,意謂「光明的」;連起來是說,人要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

出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

9樓:快去學吧

明德, 光明之德。出自《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xīn)民,在止於至善。

明德《尚書.鹹有一德》中指一德,又稱天德、乾德、大德、俊德、正德、元德、上德,在於弘揚一心,弘揚精一之德、專一之德、惟一之德、純一之德。只有精

一、專一、純一,學業和工作事業才能日新月異的進步發展、創新。引自月牙山人(朱金城)作品《大學正解》。

天德源於恆星的德,屬於自發光體,具有永恆、惟一性。包括億萬銀河恆星。

10樓:至善哲論

德即是得道。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是目的實現道路、規律、根本、依憑,德就是走到目的地,是目的的實現。

道德經中也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德永遠遵循、依存著道,沒有道,也就無所謂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道,三百六十行,也行行有德;道有體量的不同,德也有大小的差異。

德是目的的實現,所以德中一定有得。用自己的貢獻來換取自己的所需,是人的正道,所以德中一定有貢獻。人可以通過邪道來獲取所需,所以得中未必有德。

日月為明,日月的光輝交替在照耀大地,照亮了萬物,使大家都能看得見真相、道路、險易、得失。

正道利己利人(物、整體),邪道損人(物、整體)利己。人與萬物都是因為需要而作為,所以利人(物、整體)會有助力,而損人(物、整體)則有險阻。

明可以讓他人(物、整體)感觸到乙個作為的利與害,從而有相應應對,陰謀詭計之所以可以實現目的,是因為沒有明,它在作為的過程中沒有激起本應有的反對。所以明具有維護正義、維持正常秩序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明是正義和正常秩序的前提條件。

我們常常將使國家繁榮昌盛的君王稱作明君。當乙個君王做出了良好的舉措時,我們常常用用聖明來稱讚他。當一些大人物做出善舉時,我們常常用英明來稱讚他。

當乙個人展現了能力、潛力時,我們用聰明來稱讚他,當乙個人做出了良好的選擇時,我們常常用明智來稱讚他。

乙個人生病了,產生了乙個吃藥的目的,首先他必須能夠明白去吃什麼藥、吃多少藥、怎樣去吃藥,他也必須要能感觸到藥的存在及其獲取途徑,否則他吃藥治病的目的就不能達成。

所以,明對我們很重要,甚至是美好人生的前提條件。

獲得及其過程相關的人、物、團體能夠感觸到,做出的貢獻相關的人、物、團體能夠感觸到,這就是明德。

明德是正義和正常秩序的前提條件和重要支撐,是乙個人、乙個團體、乙個社會長久存在和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

明明德就是使明德明起來,它是乙個人、乙個團體、乙個社會長久存在和良好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乙個人、乙個團體、乙個社會的重要責任。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面「明明德」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孰是什麼意思,古文的孰是什麼意思

基本字義 1.誰,哪個 是 非。2.什麼 是可忍,不可忍?3.用在表示抉擇的反問語句中,有比較的意思 與。若。何。4.古同 熟 程度深。可以了解參考資料謝謝採用 孰 拼音 sh 解釋 1.誰,哪個 孰是孰非。2.什麼 是可忍,孰不可忍?3.用在表示抉擇的反問語句中,有比較的意思 孰與。孰若。孰何。4...

區區是什麼意思,古文中的區區是什麼意思

區區的意思是 數量 少 人或事物 不重要 舊時謙辭,用於自稱 語氣不莊重 一 拼音 區區 q q 二 出處 西漢 司馬遷 史記 十二本紀 秦始皇本紀 然秦以區區之地,千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釋義 秦憑藉小小的一塊領土,一千輛兵車的力量,招致八州諸侯國,使與自己地位同等的諸侯來秦朝見,這...

意的字意是什麼意思,會意字是什麼意思

釋義 心思。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態。心願,願望。1.讀音 y 2.筆順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點 斜鉤 點 點 3.組詞 中意,本意,注意,意見,意義,同意,意思,主意,滿意,謝意4.造句 空想會想出很多絕妙的主意,但卻辦不成任何事情。能夠改變世界的絕妙主意往往來自於獨立工作的人。乙個壞...

海枯石爛的意思是什麼,海枯石爛是什麼意思意思

解釋 海水乾涸 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出自 宋 王奕 法曲獻仙音 和朱靜翁青溪詞 老我重來,海幹石爛,那復斷碑殘礎。譯文 等到我老了還是會重新來過,直到海水乾涸 石頭腐爛,將那斷碑殘礎重新立起來。語法 聯合式 作謂語 賓語 分句 含褒義 近義詞 地久天長 海誓山盟 矢志不移...

cti是什麼意思,point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cti技術 計算機電信整合 技術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即其中的 t 已經發展成 telecommunication 這意味著目前的cti技術不僅要處理傳統的 語音,而且要處理包括傳真 電子郵件等其它形式的資訊 cti,被稱為計算機 是用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