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道物理題,問一道物理題的答案

時間 2022-10-14 18:46:28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同意樓上的分析。完全正確!

我這裡說說我的分析,幫你解決你不明白的整體分析法

解:1:abc都可以看做乙個整體!剪斷繩子時,把abc看做整體,這個整體的受力為3mg

2:區域性分析:b受重力,彈簧彈力。彈簧還是原來的形變,所以彈力不變。那麼b的加速度為0

3:b受力平衡的時候,就可以吧ac看做乙個整體了。ac整體受力3mg

4:ac整體質量卻只有2m。根據f=ma 3mg=2ma a=1.5g

5:ac物體本來相互擠壓,這就好比用乙個力f推水平放置的兩個物體一樣,這兩個物體的加速度是一樣的。

2樓:

不是的。

在有繩子的時候,彈簧上的力應該是mg(m是a、b或c的質量)。

所以,在沒有繩子時,彈簧的力不變(形變數不變)。

則彈簧對上物體b力為mg,物體b自己的重力mg,二力平衡,物體b加速度為0.

同時彈簧對下物體c有mg的彈力,這個力作用在ca整體上,所以ca整體受向下的力有兩個:重力2mg,彈力mg,a=3mg/2m=3/2 g。得解。

3樓:匿名使用者

在繩斷前 整個系統受力平衡 彈簧成被壓縮狀態 在繩斷瞬間 彈簧伸長 給物體c和吊欄a和b(這時這兩個是整體)乙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 就是這個力使得 a和c的加速度不同 繼續下落 當彈簧恢復原長時 三個物體的加速度才同為g

一道物理題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的話涉及到小量近似的問題,而小量近似是競賽中比較重要的知識,希望答主能夠找一些資料來學習一下小量近似,以及非常常用的泰勒(小量近似的公式記不住的話都可以用泰勒來推)

這裡用的小量公式是,當x<<1時,

因為(△h/h)<<1,所以上面(1-△h/h)^(1/2)=1-△h/2h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的小量計算而已。二項式公式,delta h/h是小量。有(1+a)^n=1+na(a為無窮小量).對於a的高次項(2次項及以上),可以忽略不計。小量近似

求認可。

6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這道實驗題**的是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像這一型別的**實驗具體應用了控制變時法。下面是本道題的答案,你可以做為參考:

(1)勻速運動、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間的壓力大小有關;(2)在相同條件下,物體間的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物體間接觸面積

7樓:魚兒溝額額

現在的物理都這麼複雜了...

問一道物理題的答案 15

8樓:包穀

(1)首先題目上水的面積很大的水池,所以當壓入木塊後忽略水池水位的變化。

原先浮力和重力相等,木塊1/2在水中,當用力f壓入時,由於是緩慢壓入,且不計摩擦。所以認為力f是均勻增加的,當木塊剛好沒入時,此時的力f大小為:

f=浮力-重力=mg 受重力,f和水的浮力f,浮力f=2mg

所以f做功為w1=1/2*mg*a/2=1/4mga

由於木塊高度下降,重力勢能減小 w2=mg*a/2=1/2mga

而問題是池水的勢能改變,就是力f所做的功和木塊i重力勢能的減小。

所以答案是 w1+w2=3/4mga

(2)就是力f是從0開始均勻增加到mg的。和彈簧做功是乙個道理,

所以他們做的功可以用整個階段的平均值做的功來計算。

f的平均值 為 (0+mg)/2 而路程是a/2

所以做功就為(0+mg)/2*a/2=1/4mga

其實就是簡化做功的過程,因為整個過程f是在變化的,你們到了大三應該就要學習這種力變化的做功,可能要用到積分。

9樓:匿名使用者

(1)3千克(2)10牛頓

10樓:畢半雙暢子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摩擦力和重力應互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摩擦力仍然是20n。

11樓:康妙隗亭

因為漂浮,所以所受浮力等於自身重力.f浮=g重=mg=0.03kgx10n/kg=0.

3n.試管所受壓強為:p=f/s=0.

3n/(1.5x10^-4m^2)=2000pa。試管放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v=f/pg=0.

3n/(1x10^3kg/m^3x10/kg)=0.3x10^-4m^3。試管放在某液體中比放在水中少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1=sh=1.

5x10^-4m^2x(0.07m-0.05m)=0.

3x10^-5m^3。

一道物理題

12樓:匿名使用者

水深應為1.5m

設水深為x(公尺),則紅蓮高為x+1。在紅蓮移動後構成了直角三角形,其中斜邊長x+1,直角邊分別長2、x,列式解得x=1.5

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勾股定理現約有500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是人類早期發現並證明的重要數學定理之一,用代數思想解決幾何問題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數形結合的紐帶之一。在中國,商朝時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

在西方,最早提出並證明此定理的為西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他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

問一道物理題、、

13樓:榮資零思菱

1.設所有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為i則

甲電路中乾路電流為

i甲=ni

甲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甲=ui甲=uni

乙電路的電流i乙=i

乙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乙=ui乙=ui

所以p甲:p乙=(uni):(ui)=n:12.r1兩端電壓u1=u-u燈

r2兩端電壓u2=u-nu燈

所以u1>u2

通過r1的電流i1=i甲=ni

通過r2的電流i2=i乙=i

所以p1:p2=(u1i1):(u2i2)=(u1:u2)(ni:i)=n(u1:u2)而u1>u2

所以p1:p2>n

14樓:博贊民生老師

回答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方便發一下您要諮詢的問題嗎?

提問第五題

回答麻煩您稍等一下哦

提問ok

回答提問

所以選?回答b

提問謝謝

更多8條

問一道物理題(比較簡單的~)

問一道物理題,很簡單的

15樓:寧靜致遠

是離心運動。

離心運動的概念是:

做作圓周運動的物體,由於本身的慣性,總有沿著圓周切線方向飛出去的傾向,它之所以沒有飛出去是因為向心力持續的把物體拉到圓周上來,使物體同圓心的距離保持不變,一旦向心力突然消失,物體就沿切線方向飛去,離圓心越來越遠。

除了向心力突然消失這種情況外,在合力f不足以提供物體做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f=mrw²)時,物體也會逐漸遠離圓心。這時物體雖然不會沿著切線方向飛去,但是合力不足以把它拉到圓周上來,物體講沿著切線和圓周之間的某條曲線運動,離圓心越來越遠高。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不明白可以再問、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叫離心運動了啊,物體最終狀態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那麼他現在的運動就叫勻速直線運動

17樓:匿名使用者

叫拋物運動,有一定初速度往某一方向運動的同時往下落(地球引力)。

問幾道物理題,問一道物理題的答案

1.其中一人是 地上的影子 形成的原因是 光的直線傳播 另一人是 酒杯中的自己 形成的原因是 光的反射或平面鏡成像 2.一類包括 照相機 投影儀 放大鏡 其特徵為 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像 二類包括 潛望鏡 穿衣鏡 牙醫內窺鏡 其特徵為 都是利用平面鏡成像 3.這種茶壺能使裡面的涼水變得更涼的原因是 水能...

問一道高中物理題,問一道高中物理題題

在動摩擦因數 0.2的水平面上有乙個質量為m 2kg的小球,小球與水平輕彈簧及與豎直方向成 45 角的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相連,如圖所示,此時小球處於靜止平衡狀態,且水平面對小球 高中物理 菁優網 含詳解 剪斷彈簧,重力不變,地面瞬間給物體向上乙個支援力,我們繩子是不可收縮的,不像彈簧瞬間有彈力,繩子...

問一道物理題

變大吧。水對他有浮力 那就有反作用力哦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原來相比是變小 放入水前,石頭的受力情況是 重力和彈簧秤的拉力 因為此時石頭靜止,處於平衡狀態,所以 彈簧秤的拉力 重力 又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彈簧秤的拉力也就 等於石頭對彈簧秤的拉力等於彈簧秤的示數。當石頭放入水中後 因為石頭受到水的浮力...

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哦

abcdef ghi由上面的分布可以知道g到f之間是併聯了2個3歐姆的電阻和乙個5歐姆的電阻 按照歐姆定理可以知道g和f之間的電阻為 3 3 3 3 1.5 5 1.5 5 1.5 1.154歐姆 最後的答案是1。154歐姆 我來講兩句吧,方法我也不具體了反正這樣放著給你看你也看得頭大了,其實你可以...

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哦

當物距變大的時候,相距會變小,像也會變小 那物距無窮大的話,就相當於接近平行的一束光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於焦點 比焦點略大 但不在焦點上 這個像雖然是個點,也可以算是像,因此物距無窮大的時候可以成像 物距等於一倍焦距 也就是說物在一倍焦點上 那麼就不能成像了 會經凸透鏡折射出平型光 接不到像 虛像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