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家長為什麼要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

時間 2022-09-26 11:36:49

1樓:可晨情感說

我給你舉個例子,我有一天給大寶洗衣服的時候,發現大寶白色的上衣口袋裡有一團黑黑的東西,拿出來一看,發現居然是果蛋皮,然而這些東西遇到熱有點化了,粘的衣服上到處都是,那件白色的衣服我洗了好久都沒有洗乾淨。

等接孩子放學回到家以後,我就開始訓孩子,其實我自己是帶有個人情緒的,因為每天做家務,再加上孩子也不省心,我那會兒是真的脾氣很壞,然後孩子被訓的也不敢說話。

我脾氣是發洩出去了,但是孩子卻受到了傷害,大概過去乙個小時左右,孩子走過來怯怯的跟我說,媽媽對不起,那是昨天學校同學分享的果蛋皮,我想著你喜歡吃,然後就裝口袋藏起來,想帶回來給你吃。

你不知道當時我聽了這話以後有多難過,多希望時光能夠倒回去,我抱著孩子給她道歉,跟她說媽媽錯了,不應該不問明原因就冤枉你,就罵你,然後孩子說媽媽沒事的,我原諒你。

我曾經跟你一樣,很多時候對於孩子做的事情,我不聽孩子解釋,張口就開始訓孩子,只因為我覺得事情不應該這麼做,他做錯了就應該被訓,而孩子他說話慢,他還不會組織語言告訴我們,他們為什麼會那樣做,他的想法是什麼,他從這件事情中學會了什麼。

你可以試著想,你自己也是乙個孩子,如果你是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或者遇到事情,你先控制自己不要說話,而是問孩子這件事情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聽聽孩子的原因,也許你就不會生氣了。

2樓:

首先,不管孩子做錯什麼,需要讓孩子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讓家長說出我們做的不對,,和孩子好好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正確的引導孩子面對問題的想法和看法,並且,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很好奇,面對世界都很嚮往,這時候,更需要,父母來陪伴孩子。

3樓:王先森的水果派

首先大人也是從孩童那個年紀過來的,你所經歷過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經歷的,你要明白他的許多處理事情的行為是符合他的年紀的,多理解,其次多參與到孩子的朋友圈,多聊天,多溝通,懂得換位思考,讓家長和孩子真正做到心靈相通,互相理解的和諧的境界。

4樓:小不點看影視

有時候孩子埋怨家長不理解孩子,其實有的時候家長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換位思考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你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正確的引導孩子怎麼去做。並且這個時候孩子知道你了解了孩子內心的想法,孩子也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你,你結合雙面的思路去引導孩子。

5樓:shine王叫獸

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自己就必須要去多和孩子溝通,多去了解他們心裡面想的到底是什麼,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還有就是平時一定要多去觀察孩子的想法,想一想要是你是孩子的話會不會也想他這樣去做,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和耐心。

6樓:心水你

確實有時候父母的思維侷限了孩子,孩子的很多想法父母不懂也不了解,就強制的否決了孩子,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我認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就不要把孩子當做孩子,把他當做自己的朋友,好好的溝通交流,讓他把你當做朋友,細細了解孩子的想法,耐心的傾聽。

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每個人都有小孩子的時候,都有孩子氣,每個大人也都是從小孩走過來的,每次說話做事之前,要思考再三,因為你是乙個大人,你孩子的監護人,要做好榜樣,就比如孩子要玩滑滑梯,而你想讓他回家,你可以事先和他說話,再玩一次滑滑梯就得回家了,這樣在商量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答應你的。

8樓:魚麗麗魚魚魚

多交流多了解他的想法和他的生活圈子,並且要把自己的思維變得時尚一點,多和他們那麼大的人接觸,和他們做成朋友。一定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不能昂他們聚的不敢和你交流,掌握了孩子們的想法,在做一些決定時就可以想的更全面

9樓:哇唧唧哇

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一定要明白他在想什麼,你也是從那個年紀過來的當時那個年紀的心思或多或少肯定知道一點。然後你要多和他交流,明白他的思維方式,對於一件事他是怎麼認為的,一般家長和孩子產生矛盾的原因就是立場不同,多多聽取孩子的想法,相信你會和你的孩子成為朋友的。一點點小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10樓:姐姐1998現在

你覺得思維侷限冤枉了孩子,這就是你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了。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畢竟怎麼說孩子還是依賴你的。

你可以和他做朋友,時常陪伴著他看看他的處事方式,在乙個就是你要好好的看待問題,說話把握分寸,說話前注意態度。

11樓:無崖子生活達人

在這個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確實應該要以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說我們應該要設身處地的讓孩子把他的話全部講完,好好問一下他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做這樣的事,換位思考。只有如此的話才有可能不會冤枉孩子,才不會讓孩子受委屈。

家長為什麼要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

12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在小時候是一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更健康的發展,更加適合未來時代的進步,素質教育 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長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們很容易會走經驗化路線,有可能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13樓:知海致遠

換位思考才能理解孩子

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出合適的教育方法

14樓:匿名使用者

轉換自己的思維方式,從孩子自身的能力和興趣出發。

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15樓:易書科技

美國最著名的傳記作家伊達·塔貝爾小姐在為歐文·楊寫傳記的時候,他訪問了跟楊先生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了3年的乙個人。

這人宣稱,在他們共處的那段時間內,他從未聽見過歐文·楊向任何人下過一次直接命令。他總是建議,而不是命令。例如,歐文·楊從來不說「你去做這個」,或「你去做那個」,或是「不要做這個」,或「不要做那個」。

他總是說,「你可以考慮這個」,或「你認為,這樣做可以嗎?」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後,經常說,「你認為這封信如何?」他在檢查某位助手所寫的信時,他總是說:

「也許我們把這句話換一種說法,效果會比較好一點。」他總是給人自己動手的機會;他從不告訴他的助手如何做事;他讓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真正的知識。

用這種平和、親近的方法,既能使人們樂於改正自己的錯誤,又維護了他們的自尊,使他自以為自己很重要。這樣他們就願意和你合作,而不是反抗你。

在糾正錯誤時,哪怕你是師長、長輩,粗魯的態度也會引起不良的反應和持久的憤怒。唐·撒塔瑞是賓夕法尼亞州威明市一所職業學校的老師,有乙個學生因非法停車而堵住了乙個學院的入口。他便不問青紅皂白地衝進教室,以一種非常兇悍的口吻問道:

「是誰的車堵住了車道?」當車主回答時,他吼道:「你馬上給我開走,否則我就把它綁上鐵鍊拖走。

」學生亂停車,顯然不對。但從那天之後,不僅這位學生對那位導師的舉止感到反感,全班的學生也都對他側目而視,使得他的工作更加不愉快。

其實,他完全可以換一種方法處理這個問題。比如,他友善一點地問:「車道上的車是誰的?

」或建議說,「如果把它開走,那別的車就可以進出了。」這位學生一定會很樂意地把它開走,而且老師和他的同學也就不會產生那麼大的隔閡。

建議甚或徵求意見的方法用於生意上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依安·麥克當時是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家小工廠的經理。有一天,他接了一單大生意,但他相信他沒有辦法趕上出貨期。工作已在工廠排定,而這張訂單所需求的完成時間,短得使他無法確定是否去接這張訂單。

他並沒有催促工人加速工作來趕這張訂單,他只召集了大家,向他們說明這個情形,並對他們說,假如能準時趕出這張訂單,對他們和公司的意義會有多大。

「我們有什麼辦法來完成這張訂單?」

「有沒有人有別的辦法來處理它,使我們能接這張訂單?」

「有沒有別的辦法來調整我們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的分配,來幫助整個情況?」

員工們各抒已見,並一直要求他接下這張訂單。他們用一種「我們可以辦到」的態度來得到這張訂單,並且如期出貨。

用「建議」而不是「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樂於改正錯誤,並與你合作。因此,在改變他人時,為避免引起憎恨,請發問,而不是直接下命令。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什麼事情都要管,都不理解。

16樓:夢很小聲

父母畢竟是父母,他們有他們老一套的觀點,畢竟你和他們有代溝嗎。其實我也一樣,總感覺他們好像是我的主人一樣,有的時候就讓著她們點吧,畢竟我們是晚輩嗎,加油加油

17樓:彭洪英

因為你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你們總喊著爸爸媽媽不理解你們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你又是否理解你的爸爸媽媽呢?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的付出是最無私的,你也許會覺得你有很多朋友對你很交心,可是他們中有誰會無償的去為你的利益想,去為你未來的好去打拼呢?

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就是孩子的世界。父母常常會因為和孩子的對話感到無奈,因為他們毫無頭緒。有時候,你很努力的講了一大信道理,但卻毫無效果和意義。因為孩子更在意的是,他們的感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意自己的感受。很多家長處於情緒之中的時候,常常會冒出乙個念頭,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呢?我說了那麼多道理他怎麼就不懂呢?...

如何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待爺爺1元賣房孫子遭老伴起訴的事件

有人說隔代親是老人對死亡的恐懼折射,也有人說隔代親是老人對子女的 補償心理 不管是什麼原因,隔代親現象在社會中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蔡老伯也不例外。但是未經妻子同意擅自將房產以一元的 轉讓給孫子,於情於法都說不通!1 直系親屬之間交易房產可不可以自由定價 我們都知道房產過戶稅費較高,不僅要交契稅 還有高...

站在路人角度,哪家粉絲追星追的很累呢

我覺得tfboys的粉絲就很辛苦。當三隻小鮮肉還在一起的時候。三隻小鮮肉的粉絲都會為,自家小鮮肉拿到的資源不平衡而不平。做鄭爽粉絲很累,因為她總是放飛自我,什麼話都敢說經常招黑,而且看起來情商很低的樣子。我感覺鹿晗的粉絲追星很累,之前鹿晗和迪麗熱巴拍戲的時候,就噴熱巴,後來鹿晗和關曉彤在一起了,就又...

為何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和他溝通?

容易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家長通過換位思考能讓孩子感覺更有親近感,也更容易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自己,把孩子當成乙個個體來尊重來對待。因為如果站在家長自己的那方面,孩子根本就不會理解,也不會和你溝通,所以家長要做出讓步。家長與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溝通?溝通的時候一定要學會...

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嗎?如果站在反方角度怎麼說

世界是多元化的,從不同的角度去判斷和衡量事物,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所謂正確的答案,肯定是有前提或條件限制下的答案,答案本來就是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情況下的所謂的 正確答案 就像乙個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走過同一條河,河水是不斷流淌的,每妙鐘都在變化 如果定勢思維地認為事情的正確答案只有乙個,非常容易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