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規範修辭 什麼是藝術修辭 二者關係如何

時間 2022-08-30 16:33:56

1樓:匿名使用者

規範修辭又叫消極修辭,藝術修辭又叫積極修辭。 藝術修辭是借助辭格,以形象、生動地表達說話者內心情感、生活體驗為目的的修辭活動; 規範修辭不同,它是以平實、客觀地表達事物概念,闡明事理為目的的修辭活動。 由此可見,藝術修辭和規範修辭的最根本不同在於它們的目的不同,前者是用於表情,而後者是為說理。

從應用的範圍來看,「藝術修辭常用於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規範修辭常用於科技,法律,公文等」 。

2樓:六月還是七月

(1)規範修辭是力求表達準確、明白、通順、無歧義的修辭。

(2)藝術修辭是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運用各種技巧,極力使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形象的修辭。

(3)二者關係:規範修辭與藝術修辭既各自獨立,又互相依存;規範修辭是藝術修辭的基礎,而藝術修辭是規範修辭的藝術化。

什麼是規範修辭?什麼是藝術修辭?二者關係如何

規範修辭?什麼是藝術修辭?二者關係如何

什麼是修辭學?

3樓:母琲牟水風

修辭學【概論】

語言學的一門學科。研究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規律,即如何依據題旨情境。運用名種語文材料、各種表現手法,來恰當地表達思想和感情,揭示修辭現象的條理、修辭觀念的系統,指導人們運用和創造各種修辭方法憐恰當地表現所要傳達的內容。

修辭學是研究修辭的學問,修辭是加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藝術手法。自語言出現,人類就有修辭的需要。修辭可以令人:

修飾自己的文章、語言,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加深別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更清楚了解別人的意思,不會受修辭手法的影響而有所誤解

便於分析、欣賞文學作品。

【語源】

漢語中的最早的修辭一詞出現在《易經》:「修辭立其誠」。是修飾文辭的意思

修辭的「辭」可以分為文辭(寫文章所用的)和言辭(或稱語辭,口頭說話所用的)。最初的修辭和語言一樣,重心都在說話方面;就連「辭」這個字最初也是指言語,而非文字的組合——說文解字:「訟辭也。

」後來重心才向文辭發展。

【歷史】

修辭學是由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發展起來的。這時的修辭學更適合稱為修辭術,是指演說的藝術。在亞里斯多德著作《修辭的藝術》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辭為辯證法的相對物,即是說辯證方法是找尋真理的要素,修辭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在中國古代,先秦就已經有了關於修辭的零星言論。例如莊子很重視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視比喻手法。兩漢時期的學者曾激烈討論《詩經》的基本修辭手法:賦、比、興。

魏晉之後,不少文學批評作品如各式各樣的詩話、詞話都有談論修辭,但專門談修辭學的作品還很少。例如劉勰的《文心雕龍》是首部「修辭」二字的意思和現**解相同的作品,書內亦談了不少修辭手法。而宋朝陳騤的《文則》則可視為第一部修辭學的專著。

五四運動以後,修辭學擺脫了文學批評的範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當時的修辭研究主要有兩種傾向:

模仿西方的修辭著作;

輯錄古人的說法

。漢語中最重要的一部修辭學著作就是陳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辭學發凡》。

什麼是藝術塗料,什麼是藝術塗料?

藝術塗料就是以各種高品質的具有藝術表現功能的塗料為材料,結合一些特殊工具和施工工藝,製造出各種紋理圖案的裝修材料。藝術塗料最早起源於歐洲,先進的工藝也由歐洲蔓延開來。最早的藝術塗料幾乎可以追溯到已知人類早起的壁畫 岩畫 漆畫和各種染色著色的裝飾物件中。20世紀,進入國內市場以後,以其新穎的裝飾風格,...

什麼是比喻的修辭手法,什麼叫做修辭手法

什麼叫修辭手法舉例子 什麼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一種東西寫成相似的東西。什麼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比喻就是說把一些事物比喻成另一種事物,比如說它像笑起來像一朵花,路邊的花朵像燦爛的太陽。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據聯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淺顯 具體 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 難理解的事物。即所謂 舉也 ...

更什麼更什麼是什麼修辭手法,對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嗎?

更什麼更什麼的修辭手法是 反覆。反覆修辭,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 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複使用某些詞語 句子或者段落等。詞語反覆。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的目的。片語或句子反覆。有時為了表達內容或者結構安排的需要,要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乙個片語或句子。語段反覆。在詩歌和 ...

什麼是修真,修真是什麼?

修真道教 指學道修行,求得 真我 去偽存真 為修真。修真又稱修仙 修煉內丹,借假修真 現在的道士即修真者。修真方法主要是煉外丹 服食 煉內丹 精氣神 所以有金丹大道一說。修真又分現實修真及 修真.修真的名詞和境界不具備任何可行性,僅為 家言.供人娛樂.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此為 修真 修真是指道家通過...

社會規範是指什麼樣的規範

規範行為 是指與行為規範的要求相符合的行為。是個體行為規範接受及內化的外在標誌。是在一定的社會交往情境下發生的,是主體對直接或間接的人際交往情境的一種社會性適應,是主體在對行為的價值取向進行自主選擇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社會行為。規範行為的穩定性與行為規範的接受程度相一致。行為規範的接受越好,內化層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