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遊記即寫景為什麼還寫人

時間 2022-08-02 18:52:21

1樓:落幕的魚

遊記是因為有人去遊玩,才能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得寫下來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滿井遊記 燕 (yān) 地寒,花朝 (zhāo) 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lì)。 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zhé)返。

廿 (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é)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jiā)堤(dī),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hú)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鱗(lín)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xiá)也。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 (liè) 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紅裝而蹇(jiǎn)者,亦時時有。

風力雖尚勁(jìng),然徒步則汗出浹 (jiā) 背。凡曝 (pù) 沙之鳥,呷(xiā)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 (liè) 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遊墮 (huī) 事,瀟(xiáo)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餘近,餘之遊將自此始,惡(wū)能無紀?己亥(hài)之二月也。

編輯本段譯文

滿井遊記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過後,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厲害。冷風時常颳起,起風時就飛沙走石。我只好拘束在一間屋子裡,想要出去卻不行。

每次頂著風快步疾走,不到百步就(被迫)返了回來。 二十二日那天,天略微暖和了些,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河堤兩岸生長著高大的柳樹,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

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曠開闊的景象,我(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河上的冰面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像魚鱗似的浪紋,河水清澈透明,可以看見水底,河水亮晶晶的樣子好像剛開啟的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裡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乾淨,美麗的樣子像是剛擦過一般,鮮豔美好而又明亮嫵媚,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似的。

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低矮的麥苗像獸頸上的短毛一樣,才一寸左右,遊人雖然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人,拿著酒杯唱歌的人,身著豔裝騎驢的女子,也時時能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但是一旦走起路來,就會汗流浹背。

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閒自在的樣子,一切動物之間就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罷了 。 人不能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公事,在山石草木大自然之間瀟灑自然的,就只有我這種閒官。

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遊山玩水將從此時此地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這是己亥年二月了。

編輯本段注釋

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袁巨集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湖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學家。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學成就,被稱為「公安三袁」。

滿井,明清時期北京東北郊的乙個遊覽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於地,泉高於井,四時不落」,所以叫滿井。 燕(yān):指北京地區。

花朝節(zhāo):舊時以陰曆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說這一天為百花生日。 凍風時作(zuò):

冷風時常刮起來。凍風,冷風。作,起。

礫:小石塊。 侷促:

拘束。 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節說,所以沒寫月份。

廿:二十 稍:略微 和:

暖和。 偕(xié):一同,一起。

東直:北京東直門,在舊城東北角。滿井在東直門北三四里。

土膏:肥沃的土壤。膏:

肥沃。 若脫籠之鵠(hú):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

鵠:天鵝。 於時:

在這時。 冰皮:河面冰層,指水面凝結的冰層猶如**。

波色乍明: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波色,水波的顏色。

乍,初、始。 鱗浪:像魚鱗似的波紋。

晶晶然:亮晶晶的樣子。 新開:

新開啟。 匣(xiá):指鏡匣 山巒為晴雪所洗:

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乾淨。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積雪。

娟然:美好的樣子。 倩女之靧(huì)面:

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倩女,美麗的少女。靧,洗臉。

髻(jì)鬟(huán)之始掠:剛剛梳好髻鬟。鬟,梳成的環形髮髻。

掠,這裡指梳理頭髮。 梢:指柳梢。

披風:在風中散開。披,開、分散。

麥田淺鬣(liè)寸許:意思是麥苗高約一寸。鬣,獸頸上的長毛,這裡形容不高的麥苗。

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紅裝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豔裝騎驢的。茗,茶。

罍,酒杯。蹇,這裡指 驢。泉、茗、罍、蹇都是名詞作動詞用。

勁:猛,強有力。 浹(jiā):

濕透。 曝(pù)沙之鳥: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

呷(xiā)浪之鱗:浮到水面戲水的魚。呷,吸,這裡用其引申義。

鱗,代魚。 毛羽鱗鬣:毛,指虎狼獸類;羽,指鳥類;鱗,指魚類和爬行動物;鬣,指馬一類動物。

合起來,泛指一切動物。 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

這是對第一段「燕地寒」等語說的。 墮(huī)事:耽誤公事。

墮,通「隳」,壞、耽誤。 瀟然:形容無拘無束瀟灑的樣子。

此官:當時作者任順天府儒學教授,是個閒職。 適:

正好。 惡(wū)能:怎能。

紀:通「記」,記述。 己亥(hài):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

注音燕地(yān) 花朝節(zhāo)飛沙走礫(lì)廿二日(niàn)鵠(hú) 波色乍明(zhà)倩女(qiàn)靧面(huì) 髻鬟(jì huán) 淺鬛(liè)茗(míng)罍(léi)蹇(jiǎn)浹(jiā)曝(pù) 呷(xiā)墮(huī)事惡(wū)紀(jì)

古今異義

1.土膏微潤 古義:肥沃 今義:

糊狀的東西 2.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古義:梳掠 今義:

奪取 3.柔梢披風 古義:在風中散開 今義:

一種披在肩上沒有袖子的外衣 4.惡能無紀 古義:怎(麼),哪 今義:

厭惡 5.侷促一室之內 古義:拘束,侷限 今義:

常指「拘謹不自然」等

通假字紀:通「記」,記述。 墮:通「隳」,耽誤,毀壞。

一詞多義

1.於:①於時冰皮始解(介詞,在) ②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介詞,從) 2.

然:①娟然如拭(形容詞的詞尾,……的樣子) ②然徒步則汗出浹背(表轉折,但是) ③晶晶然(……的樣子) 3.鱗:

①鱗浪層層(名詞作狀語,像魚鱗一樣) ②呷浪之鱗(借代魚) 4.之:①若脫籠之鵠(表修飾關係,可譯為「的」)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表示限定關係,可譯為「以」) 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取消句子獨立性) 5.

乍:①波色乍明(副詞,初,始) ②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副詞,突然) 6.始:

①餘之遊將自此始(動詞,開始)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前乙個作副詞,才。後乙個作副詞,嘗;曾經) ③於時冰皮始解(剛剛、開始) 7.得:

①欲出不得(能夠) ②悠然自得(得意、滿足) 8.時:①凍風時作(經常) ②於時冰皮始解(這時) 9.

而:①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表順承) ②罍而歌者(表修飾)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轉折) 10.鬣:

①麥田淺鬣寸許:獸頸上的鬃毛 ②毛羽鱗鬣:魚鰭 11.

室:①倚而室之:改造成一間屋子 ②一室之內:

屋子詞類活用

1.作則飛沙走礫(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飛,使……跑) 2.鱗浪層層(名詞作狀語,像魚鱗一樣) 3.

麥田淺鬣寸許(名詞作狀語,像獸毛一樣) 4.泉而茗者(名詞動用,汲泉水,煮茶) 5.罍而歌者(名詞動用,端著酒杯) 6.

紅裝而蹇者(名詞動用,穿著豔裝,騎驢)

特殊句式

1.山巒為晴雪所洗(被動句。……為……所……,被動語態。

) 2.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否定詞倒裝,應為「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3.侷促一室之內(省略句,可加「於」至「促」字「一室」之前) 4.

若脫籠之鵠(省略句,省略「我」,譯時要補上)

編輯本段文章主題

記敘了作者遊歷滿井所看到的早春景色,抒發了作者喜悅的心情,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對自由的嚮往和希望在公事之餘能夠繼續出遊的美好願望。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和愉悅,輕鬆的感情!

還有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棄。

編輯本段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袁巨集道生於江南(湖北公安)。北國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遊興。文章的第一段,就寫了這種欲遊不能的苦惱。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這對北方人來說本不足為奇,但對乙個在江南長大的人來說,卻是不可忍受的。作者從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節後,餘寒猶厲」則是他親身的感受和體驗了。乙個「餘」字,乙個「猶」字,兩相映襯,把寒流不肯罷去的情狀描述無遺。

那麼,其具體表現是什麼呢?作者用了極其簡練的語言來描繪:「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不說「寒風」「冷風」而說「凍風」,意在說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對「燕地寒」的敏感。這樣惡劣的天氣,只好「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從「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來看,作者不知做過多少次嘗試,都無奈而歸。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郊遊的所見所感。「欲出不得」的壓抑並沒有打消作者出遊的念頭,反而激發了他出遊的熱情。等待「天稍和」,作者就偕同「數友」,如脫籠之鳥,飛出城門,來到郊外。

但見長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曠遼遠,一派生機。作者寫景,主要寫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以及遊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其中寫水寫山的部分是重點。

作者先用白描的手法刻畫,「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繪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鮮妍明媚」畫出春山之態。然後,分別用兩個長句作喻,水如新開之鏡,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動。寫柳條突出其「將舒未舒」的姿態,寫麥田說其「淺鬣寸許」,都是典型的早春景致。

寫人雖寥寥數語,卻頗為傳神。「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將品茶、飲酒、騎驢觀賞諸畫面合為一組鏡頭,雖曰「未盛」,已是熱鬧非凡。更有曬太陽的鳥,吸水戲浪的魚,它們的快樂不亞於遊人,彷彿羽毛鱗鰭之間「皆有喜氣」。

最後作者總括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這一句回應首段,是對自己冒寒出遊的肯定,並對「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文章最後一段以議論作結,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興趣。「能不以遊墮事」,這是對那些熱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於作者本人,本無意於在政治上進取。

何況他現在只不過是乙個小小的教官,當然可以「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餘之遊將自此始,惡能無記?

」這完全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口吻。但所不同的是,柳宗元果然一遊再遊,寫出了《永州八記》;袁巨集道也許再沒有重遊滿井,因為第二年八月,他就告假回鄉,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以後雖又出仕,終非所願,年僅四十二歲病逝。

二、問題研討

1.郊田之外未始無春:乙個孤獨者的漫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是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

這句話看似為作者不經意之談,是在為自己出城郊遊找藉口,實則大有深意。袁巨集道25歲中進士,不受官,請假歸家,又與兄宗道、弟中道遍遊楚中,縱情山水,訪師問學,可見他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巨集道的遊記散文,也充滿了疏放不羈的精神,是對大自然的熱愛,是對官場的厭倦,是個性的張揚和抒發。

他是乙個漫步郊原的孤獨者,「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遺落世事,在與自然風物的對話中,感受自由的可貴。 2.白描的筆法。 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而是用極為簡練的筆法勾勒出來。

如寫水為「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這種表現方法,沒有誇張、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卻鮮明如畫。 3.擬人的寫法。

作者寫山,用倩女新妝作喻,寫魚鳥,說它們洋溢著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把景物擬人化,是袁巨集道常用的寫景方法。

如他說蘇州虎丘「如冶女豔妝」(《上方》),寫杭州西湖為「山色如娥,花光如頰」(《初至西湖記》)。在《滿井遊記》中這種寫法也很突出。 4.比喻的妙用。

比喻的表現方法雖然很常見,但袁巨集道運用起來自有他的新奇之處。在這篇遊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如上文分析過的寫水寫山的句子;但也有的是寫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遊玩為「脫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

袁巨集道 滿井遊記,袁巨集道寫滿井遊記的寫作背景 謝謝各位啦

1568 1610 明代文學家,公安派 主帥,袁巨集道與其兄袁宗道 1560 1600 弟袁中道 1570 1623 合稱為 公安三袁 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 今屬湖北 人。文學上反對 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的風氣,提出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的 性靈說 袁巨集道始終無意於仕途,萬...

滿井遊記翻譯,滿井遊記原文及翻譯

原 文燕地寒,花朝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

《滿井遊記原文及翻譯,滿井遊記原文及翻譯快!!!!!!!!!!!!

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

滿井遊記課文下的注釋,滿井遊記原文及翻譯

我是龍的傳人 滿井遊記 課文下的注釋 1.滿井,明清時期北京東北角的乙個遊覽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於地,泉高於井,四時不落 所以叫 滿井 2.燕 y n 指今河北北部 遼寧西部 北京一帶。這一地區原為周代諸侯國燕國故地。3.花朝 zh o 節 舊時以陰曆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說這一天是百花生日。4.猶...

求《滿井遊記》翻譯

原文滿井遊記 燕 y n 地寒,花朝 zh o 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l 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 zh 返。廿 ni n 二日天稍和,偕 xi 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 ji 堤 d 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h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 zh 明,鱗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