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家長做法是否合理

時間 2022-03-29 06:27:00

1樓:9太9陽

現在許多的大學生也是相繼的開學了,離開了父母之後的他們,沒有經濟**,就要伸手向家長要錢,然而有些孩子竟然一伸手就是要好幾千,其實現在的大學只要不是出國吃飯的話幾乎大約兩千塊錢就能夠活得非常舒服,然而有些孩子認為自己的家長的錢是大風颳來的,一張口就是四千五,家長在當時直接回絕了,我認為家長的做法是正確的,雖然有些家庭確實有錢,但是這樣慣著自己的孩子只會讓他形成一種依賴心理,就算以後到了社會上也沒法自己生活。

都認為自己問家裡要就能夠生活,不用再自己工作了,回去做啃老族就好了,現在的許多的孩子都想著啃老,其實加入孩子有著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如果不給孩子一些壓力,孩子是不知道現在的社會上到底有多難。

家長的這種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現在是法治社會,法律上寫著等到孩子過了十八父母就是沒有撫養的義務了,孩子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賺自己的生活費,然而現在的許多的家長都是乙個孩子所以非常的疼愛,一直都給著生活費。

自己都不捨得吃穿,孩子確實大手大腳的,當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的所作所為,我們真的會感到生氣,為他們的父母而感到悲哀,自己養了孩子這麼大,反過頭來,孩子竟然這樣對自己的父母,如果是我的話,我寧可不要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讓他以後去禍害社會。

2樓:葉曉楓

感覺合理,畢竟這樣的生活費是普通人乙個月的工資了。

3樓:玩轉鋼筋人

家長拒絕孩子的不合理做法是正確的,畢竟四五千也太多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做法應該是非常合理的,一定要這樣教育孩子才對。

5樓:欣欣向榮

不和理,孩子剛開學花錢的地方有很多孩子要4500,說真的不多。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挺合理的,要多少給多少,他還用學習嗎,不足的要自己奮鬥。

7樓:匿名使用者

家長首先要和孩子溝通要這麼多生活費的原因,再開解孩子。

新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面對孩子過分索求家長該如何溝通?

8樓:匿名使用者

這要早早的教育孩子關於錢的觀念,18 歲之後只管學費和基本生活費,其它要靠自己。

9樓:_x_d晚晴

孩子不聽話, 打一巴掌就好了,4500元多少家庭賺都賺不出來乙個月。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一定要好好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吧。

11樓:玩轉鋼筋人

孩子過分索求,是當家長的沒有從小做好教育導致的,溝通應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12樓:欣欣向榮

一定要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和他講解父母賺錢的不易。

13樓:人魚雅雅

應該讓他們知道掙錢的不易,引導他們不能大手大腳。

14樓:葉曉楓

可以選擇好好的商量,或者想辦法讓孩子早點自立。

15樓:匿名使用者

家長要好好和孩子溝通,為啥一下子要這麼多生活費。

新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為何總有孩子壓榨父母的心血?

16樓:有味清歡

現在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公升,父母也都是比較寵著自己的孩子,許多的孩子因為被嬌生慣養,有時候的舉動真的讓人費解,在學校之中學生們肯定會有攀比心理,許多的學生們的家庭情況不一樣,但是有些人就想著能夠過這一樣的生活,這件事的起因是因為一位女孩子在學校裡兩千塊錢的生活費覺得不夠花,並且看到別人使用的化妝品都是名牌,自己也想使用,在學校裡她是幾乎不會到食堂中去吃飯,都是到外面吃去,直到自己真的沒錢了,才會去食堂。

對於這種情況來說,家長是不應該給的,當時的拒絕就是在教育孩子,現在的孩子有時候真的是不懂事,自己的父母辛辛苦苦的賺錢,自己平時的時候省吃儉用,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生活得好一些,然而有些孩子卻不懂事,有時候還會做出壓榨父母的舉動。

就說說這個女孩子,自己的父母都是一般的上班族,自己在一線城市上學,光學費就六萬塊錢,對於乙個普通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年一半的收入,自己平時的時候不省吃儉用,竟然還選擇了鋪張浪費,這是多麼的不應該。

家長們也要學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這樣,自己應該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努力,不能一輩子靠著自己的父母,父母有時候也會有自己的壓力,不要給父母太多的負擔,這才是真正的對父母好,所以說一定要學著懂事,不要再壓榨父母。

17樓:欣欣向榮

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父母有主要的責任,從小對他們的監管不夠嚴格。

18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時候是孩子不懂的父母賺錢的辛苦,自己又沒有社會經驗。

19樓:玩轉鋼筋人

很多孩子看不到父母的難處,總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20樓:人魚雅雅

因為這些孩子都是不懂事的,不知道掙錢不容易啊。

2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吃過苦,所以才不知道心疼父母。

22樓:匿名使用者

只是孩子不知道掙錢的艱辛和父母的難處。

23樓:_x_d晚晴

因為他們以為只要他們要父母就會給,從來不知道父母賺錢多辛苦。

24樓:葉曉楓

因為這樣的孩子基本都是被溺愛的,總覺得父母欠他們。

新生向父母要4千生活費遭拒,新生如何機智地向父母要生活費?

25樓:娛樂吧吧嘴

每個子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父母對於子女的疼愛是無微不至的。當父母的自己可以吃苦受累,但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受苦。當父母的也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自己的孩子如果考上大學,那對他們而言絕對是非常光彩的事情。

當父母的肯定不會讓孩子在大學裡受委屈,他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

作為子女必須要體諒父母的不容易,不能一味地向父母索取。正如最近的一條新聞,乙個女大學生覺得每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太低,於是就給母親要4500元。遭到母親的拒絕後,她竟然把這件事發到了網上。

作為一名大學新生,不能盲目的向父母要生活費。畢竟是剛開始上大學,父母並不是特別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具體花銷。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費不夠用,可以向父母詳細闡述自己的各項花銷。

如果各項花銷都合理,當父母的肯定會二話不說直接給你打錢。

每一位父母都會關心自己孩子,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不好、穿不暖,他們肯定會盡可能給子女足夠的錢當生活費。但是作為子女花錢不能大手大腳,要多體諒下父母掙錢的不容易。

「2000元生活費不夠,我要買好的化妝品。」「同學那個誰誰誰每個月都花五六千。」這明顯就是攀比心理在作祟,以這些理由給父母要生活費,他們肯定不會答應。

大學生在大學裡是學習的,只有在大學裡面打下夯實的基礎,將來走上社會才能做乙個有用的人。大學生要有艱苦樸素的精神,不怕攀比,不盲目跟風。「別人乙個月花5000元生活費,我得給父母要6000元」,這種思想是不對的,當父母的肯定也不會支援自己孩子的這種攀比之風。

26樓:時光匆匆

一般來說合理的生活費家長都會給,要想提高生活費,可以努力的去掙。

27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發一些自己現在比較慘的狀況,比如吃不起飯之類的。

28樓:快樂情感答疑解惑

合理的情況下父母都會給的,但要看家庭情況。

29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是合理的生活費,父母都會給的,如果要額外的承擔不了就要自己打工去。

30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可以說自己找到心儀的物件了,我覺得現在開明的父母都會同意的。

31樓:念思久久你

那你可以跟父母說學校裡要交校服費、補課費等一些費用。

3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應該合理向父母要生活費,要花多少就問多少。

新生向父母要4千生活費遭拒,大一新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算正常?

33樓:娛樂吧吧嘴

我們這屬於三線城市,有曲師大、濟寧醫學院、濟寧學院等好幾所大學。有親戚朋友的子女在這些大學上學的,我曾經也了解過孩子們的生活費。其實光吃飯每個月也就需要1000元-1200元,再加上日常的生活用品,1500元完全夠用。

當然,有的家庭條件好的父母給孩子的生活費會高點,乙個月2000元的也有,3000元的也有,這就不好說了。

我乙個同事的女兒在北京上大學,他就給我們講過他女兒的各項開銷問題。他每個月給他女兒2000元的生活費,他女兒是那種非常懂事的小姑娘,2000元的生活費每個月都會有結餘。

雖然全國是分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但是各地大學的基本消費水平都差不多,大學生每個月1500元-2000元的生活費足夠了。當然,有的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同時家裡也特別有錢,這種情況的下可能每月10000元都打不住。這只是特例,畢竟這種情況還是佔少數的。

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我爺爺經常教育我「在學校裡不要和人攀比, 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吃飯不能求吃好,吃飽就行。」我07年上的大學,那時候乙個月生活費才400元。

當然,現在人的生活條件好了,消費水平也高了,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提高了,但是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不能放棄。父母的錢都是血汗錢,不是大風颳來的,作為當代大學生一定要勤儉節約。

34樓:時光匆匆

前幾年的時候,在南京上學,乙個月生活費大概在兩千就夠了。

35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不算是買衣服或者添置其他的學習用品,生活費乙個月2000塊錢足夠了。

36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大一新生每個月其實1500的生活費。都已經夠了。

37樓:生活達人小鄭老師

大一新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本身就在三到五千之間吧。

38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月大約2000元左右,應該是很正常的。

39樓:快樂情感答疑解惑

我讀書是97年,那時就200,現在麼2000左右合適。

40樓:念思久久你

那還是要看你的家庭實際情況,家裡有錢的給1萬也是可以的。如果平均下來,我覺得給2000是最合適的。

41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大一新生2000到3000塊生活費已經算可以了。

復旦00後新生向父母「借錢」上大學,如何看待這樣的教育觀念?

42樓:初衣勝雪

復旦大學的新生曾建宇借父親的錢上大學。

2019年9月5號,曾建宇告訴記者,暑期已經掙得了部分的學雜費,其餘是找父母借的,以後會盡量的還給他們。

那麼如何看待這樣的教育觀念呢?如果是放在以前,大學生就業很困難,我會指責做父母的非常小氣和吝嗇。

但是現在我不但不會指責他們的父母,還會為他們叫好。

一當前社會化服務業增多,適合學生勤工儉學的地方很多。也就是說現在賺取一定的學雜費,要比從前容易。在這種前提下,學生已經滿了18歲了,應該追求經濟上的獨立。

第二,父母這樣做,會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創業精神。我剛才也說到了一點,當下適合學生,做的工作很多,不是像從前那樣非常的困難。比如在麥當勞打工或者做一段時間的快遞,都可以滿足生活費和學雜費的需要。

這也是培養大學生,獨立的乙個重要的社會實踐。

第三個,很多年輕人的啃老,其實是做父母的縱容出來的。有的父母在孩子還沒有參加工作的時候,就過分誇大了社會的風險,然後因為要滿足自己內心的親情需要,也變相的阻攔了孩子們奔向外界的腳步。等到發現孩子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的時候,又埋怨孩子們啃老。

所以我認為這對父母的做法是正確的。

第四個,自己掙來的錢才會知道勞動的辛苦,更會感恩父母。許多小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那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掙錢的辛苦。而大學生已經連滿18歲是有能力面對社會的時候。

不賺錢不知父母恩。這也是讓大學生提早的介入社會生活,感知父母的辛苦養育,自己更好的承擔社會責任!

43樓:你說過

我覺得這種教育觀念挺好的呀,在大學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44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的應該是一種比較超前的教育觀念吧,很少中國家長會這樣子。

45樓:不上班行不行阿

這樣的教育觀念挺好的,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46樓:_x_d晚晴

我覺得這樣的觀念一半一半吧,有好處也有壞處呢。

47樓:欣欣向榮

出發點是好,可以讓孩子有點負擔,這樣孩子會更加得有上進心。

新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面對孩子過分索求家長該如何溝通

這要早早的教育孩子關於錢的觀念,18 歲之後只管學費和基本生活費,其它要靠自己。孩子不聽話,打一巴掌就好了,4500元多少家庭賺都賺不出來乙個月。我覺得一定要好好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吧。孩子過分索求,是當家長的沒有從小做好教育導致的,溝通應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一定要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和他講解父母賺錢的...

新生向父母「借錢」上大學,「欠父母錢」是否給學生造成太大壓力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應該向父母借錢讀大學?欠父母的錢是否會給學生造成壓力呢?這個要根據每個家庭的狀況來看。有的普通的家庭的確無法負擔孩子高額的學費,他們往往會向親戚朋友借貸。作為這個家庭的孩子,肯定也感受到了父母的壓力。說實話,沒有哪乙個有愛心的孩子,看見父母為自己承擔這麼多,不覺得愧疚。所以往往...

復旦00後新生向父母「借錢」上大學,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復旦的00後新生向父母借錢上大學。雖然這是乙個特殊的例子,但其實很多學生都曾經聽說過,父母會委婉的說,這些錢是給你上大學的,但是你以後參加工作了要還給我們哦?只是沒有像這一位學生和學生家長這樣,明確的有計畫有規劃。其實這也是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希望他們知道賺錢的不容易。那麼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向父母要零花錢不孝順麼,向父母要零花錢不孝順麼

這位知友,向父母要零花錢與孝順父母與否無關,因為失業了,手頭沒有了錢。出門在外一時一刻不能缺錢,否則寸步難行。父母還有能力支付你零花錢,這只是暫時的。等你掙了錢再回報父母豈不更好!父母將來老了還需要你贍養呢。嗯,能這樣想,說明你很懂事,比一般人多想一層,的確很難得。畢竟歲數還不大。對於你的要求,我看...

父母向男朋友家要20萬彩禮,這金額過分嗎?

過不過分可以依據男方家的經濟條件和男方那邊的風俗習慣。不過我感覺如果有房的條件下20萬有點多,可以要個5到10之間。如果沒有房子20萬是不多的。父母要多少錢其實你可以勸說父母的。我們那邊的彩禮也很多大部分是15萬左右,但父母從來不要這錢,主要是給自己家女兒,就是怕女兒以後嫁過去在家帶孩子或者不工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