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期的立法指導思想是什麼,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導思想是什麼?

時間 2022-03-08 01:36:41

1樓:楊子電影

明德慎罰是西周的立法指導思想之一。所謂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罰的指導思想和保證。所謂慎罰,就是刑法適中,不亂罰無罪,不亂殺無辜。

解釋:慎:謹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罰。所謂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罰的指導思想和保證。所謂慎罰,就是刑罰適中,不亂罰無罪,不亂殺無辜。

殷商初期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天命」、「天罰」思想,但隨商王朝國力的強盛,商王朝統治者自命為天之子,由是「天罰」實質上演變天「帝罰」思想,忽視民的存在而為所欲為。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極為重視道德,被孔子讚嘆為「仁哉文王」。

周文王的繼承者周武王在滅殷之後,更是從理論上總結了殷商興亡的經驗,指也從成湯到紂王的父親帝乙,「罔不明德慎罰,亦克用勸」,才保住了王權,後來紂王失了德才招致亡國之禍。

西周的建立,在周武王看來也是由於能夠實行德治的結果:周文王「克明德慎罰」,所以「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

2樓:丹東六月

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是西周時期提出的一種法制思想。內容簡單說來即提倡德治,謹慎使用刑罰。

西周各代統治者把道德教化與刑罰鎮壓結合起來,形成了西周時期「禮」、「刑」結合的法制特色。「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法制觀,被後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則與標本。

(西周)刑法世輕世重:是指應根據時世的變化來確定用刑的寬與嚴、輕與重,具體內容是:「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中國法制史 西周立法指導思想的發展變化及意義

西周法制指導思想形成原因及主要原則

3樓:噎死愛肚

西周還沒有明確的法制呢,人家史記上都寫了,「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所以你應該找秦朝

簡述西周時期法律思想的發展概況

4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法制指導思想::繼承神權,提出德治思想.

l、以德配天

2、明德慎罰:是西周時期提出的一種法制思想.內容簡單說來即提倡德治,謹慎使用刑罰.

西周各代統治者把道德教化與刑罰鎮壓結合起來,形成了西周時期「禮」、「刑」結合的法制特色.「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法制觀,被後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則與標本.

3、刑法世輕世重:(西周)是指應根據時世的變化來確定用刑的寬與嚴、輕與重,具體內容是:「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西周法制指導思想形成原因及主要原則

5樓:卡夫琳

西周還沒有明確的法制呢,人家史記上都寫了,「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所以你應該找秦朝,z┐、kh→φwwv岌nu悚рbǐx0234680122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呵呵5702345780如果採納就**分額..5702345780我的回答不錯吧,多謝多謝.

西周法律制度對後世立法的影響有哪些?

西周開創的禮 刑結合的治國模式。a 禮 刑二種手段的共同性。從巨集觀上看,西周時期的禮 刑兩種手段,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係的重要社會規則,它們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共同構築了西周社會完整的法律體系。凡禮之所禁,必為刑所不容,所謂 禮之所去,刑之所取 出禮則入刑。b 禮居主導地位。在西周禮 刑二...

西周是怎麼滅亡的西周是被誰所滅,西周是怎麼滅亡的

西周滅亡是因為周厲王殘暴統治,國內矛盾重重,加上北方少數民族犬戎入侵就玩過了。周厲王時,國內矛盾日趨尖銳。厲王橫徵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家政事。西元前841年,終於發生國人暴動。厲王逃到彘 今山西霍縣 國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 西元前841年 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後,...

簡述我國的立法體制,試論述我國的行政立法體制

我國是統一的 單一制的國家,各地方經濟 社會發展又很不平衡。與這一國情相適應,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集中行使立法權的前提下,為了使我們的法律既能通行全國,又能適應各地方千差萬別的不同情況的需要,在實踐中能行得通,憲法和立法法根據憲法確定的 在 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 積極性 的原則,確立了我...

美國行政 立法 司法之間的關係,美國立法 司法 行政三者的關係

三權分立是美國聯邦 組建和執行的基本原則,起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 制約和平衡。政權機構由此平等而又獨立的立法 行政和司法三個機關組成,立法權屬於國會,行政權屬於 司法權屬於聯邦各級法院。國會負責立法,負責事實法律,法院負責審查法律。總之,美國的行政 立法 司法之間是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的,保持權力的均衡...

商朝和西周的都有什麼,商朝和西周的資料都有什麼?

西周 商朝 商之建立者 成湯 眾所周知 成湯滅夏建商朝,經過伊尹而幫助下逐漸建立了乙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商朝的制度是內外服制度,既內服為王畿,外服為附屬國。到了商朝後期,紂王無道,這都是大家知道的,我就不怎麼說了。文王拜呂尚為相,直惜命已到數,無法繼續完成大業,之後姬發繼承父業,討伐紂王.我就不繼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