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各種指標含義,煤的各項指標都代表什麼?

時間 2022-11-19 20:40:31

1樓:九姓漁戶

1)外在水分? 指附著和潤濕在煤塊表面和大毛細管(直徑》10-5 cm)孔中的水分,它以機械方式存留在煤中,煤在空氣中,這種水分會不斷蒸發,它的含量與外界條件有關,符號mf;(2)內在水分? 吸附或凝聚在煤顆粒內部小毛細孔中的水分,它以物理、化學方式與煤結合,在的105~110℃溫度下才能除去,符號minh;(3)結晶水?

是與煤中3個物質相結合的水分,它要在200℃以上時,才能分解出來,工業分析不能作結晶水測定

灰分就是看大致煤中的雜質有多少,

2樓:匿名使用者

內水:指煤炭的結晶水(在粒度0.2mm以下的煤炭在105度烘乾時的水分)

全水:指煤炭在粒度6mm以下的煤炭在105度烘乾時的水分灰分:指煤炭在粒度0.2mm以下的煤炭在815度是烘燒後的灰含量等等詳細見國家標準

3樓:匿名使用者

揮發分、粘結指數是粘結性結焦性指標。

煤的各項指標都代表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乙個指標:水分。

煤中水分分為內在水分、外在水分、結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過大是,不利於加工、運輸等,燃燒時會影響熱穩定性和熱傳導,煉焦時會降低焦產率和延長焦化週期。

現在我們常報的水份指標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內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總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規定在8%以下。

2、空氣乾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氣乾燥狀態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認為是內在水份,老的國家標準上有稱之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個指標:灰分

指煤在燃燒的後留下的殘渣。

不是煤中礦物質總和,而是這些礦物質在化學和分解後的殘餘物。

灰分高,說明煤中可燃成份較低。發熱量就低。

同時在精煤煉焦中,灰分高低決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標有空氣乾燥基灰分(aad)、乾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標:揮發份(全稱為揮發份產率)v

指煤中有機物和部分礦物質加熱分解後的產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還有部分是熱解產物,所以稱揮發份產率。

揮發份大小與煤的變質程度有關,煤炭變質量程度越高,揮發份產率就越低。

在燃燒中,用來確定鍋爐的型號;在煉焦中,用來確定配煤的比例;同時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標。

常使用的有空氣乾燥基揮發份(vad)、乾燥基揮發份(vd)、乾燥無灰基揮發份(vdaf)和收到基揮發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指標之一。

第四個指標:固定碳

不同於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據水分、灰分和揮發份計算出來的。

fc+a+v+m=100

相關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個指標: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機硫、無機硫。1%以下才可用於燃料。部分地區要求在0.6和0.8以下,現在常說的環保煤、綠色能源均指硫份較低的煤。

常用指標有:空氣乾燥基全硫(st,ad)、乾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5樓:匿名使用者

【煤炭質量】是指煤炭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適用性,其主要指標有灰分、水分、硫分、發熱量、揮發分、塊煤限率、含肝率以及結焦性、粘結性等。它是指煤炭產品在自身的形成和開採、加工過程中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的特徵或特性的總和。根據煤炭產品質量特性和用途,一般煤炭質量可用一定的質量指標(或標準)來表示。

如按煤的工業分析,可用煤的固定碳、揮發分、灰分和水分等指標來表示;按煤的元素分析,可用煤中碳(c)、氫(h)、氧(n)、氮(n)、硫(s)、磷(p)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來表示;按煤的工藝性質,煤炭質量又可用煤的發熱量(0)、煤的粘結性(r·i)和結焦性(y)、煤的熱穩定性(ts)、煤灰的熔融性(dt、st或ft)、煤的反應性、煤的燃點(t)以及煤的可選性等指標來表示。煤炭質量的高低,不僅關係到用煤單位的使用效果和產品質量,而且也關係到煤炭企業的聲譽和經濟效益,甚至也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規模和水平。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問題

煤的分類和用途及各種指標是什麼?

7樓:手機使用者

**應該是**率,

特徵表示煤的粘結性和煤化程度,

計數表示固定碳含量。

簡單地,

一)從成分上說:

1.碳:主要可燃成分,佔50-95%,含碳越高,燃點越高,越容易著火。

2.氫:佔2-4%,h的發熱量很高。會佔煤的一部分發熱量,越大越好。

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

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

5.氮:燃燒時,隨著煙氣一同排出,損失熱量。

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

7.水分:對煤的燃燒有影響。含適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了,著火難,煙氣含水大。

8.磷:是佔很少的,有的煤種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燒放出熱量。

二)要從工業分析:

1.揮發分:佔15-20%,越高越好,越高發熱量越高。

2.固定碳:燃燒c和co都可提供熱量。

3.灰分及溶渣:佔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結焦。

4.水分:像上面說的。

新制定的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準,首先根據煤的煤化程度,將所有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對於褐煤和無煙煤,再分別按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分為2個和3個小類。煙煤部分按揮發分大於10~20%、大於20~28%、大於28~37%和大於37%的4個階段分為低、中、中高及高揮發分煙煤。

關於煙煤粘結性,則按粘結指數g區分:0~5為不粘結和微粘結煤。大於50~65為中等偏強粘結煤,大於65則為強粘結煤。

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大於25mm或奧亞膨脹度b大於150%(對於vdaf大於28%的煙煤,b大於220%)的煤定為特強粘結煤。這樣,在煙煤部分,可分為24個單元,並用相應的數碼表示。編號的十位數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編號的個位數中,1~6表示煤的粘結性。

在這24個單元中,再按同類煤性質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質有較大差異的分類原則將部分單元合併為12個類別。再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和習慣叫法,仍保留氣煤、肥美、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8個煤類。

8樓:

煤可以用作燃料!我國大部分發電廠都是用煤做能源的!

煤炭的各項技術指標的具體意思

9樓:驕陽出海

第乙個指標:水分。

煤中水分分為內在水分、外在水分、結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過大是,不利於加工、運輸等,燃燒時會影響熱穩定性和熱傳導,煉焦時會降低焦產率和延長焦化週期。

現在我們常報的水份指標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內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總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規定在8%以下。

2、空氣乾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氣乾燥狀態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認為是內在水份,老的國家標準上有稱之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個指標:灰分

指煤在燃燒的後留下的殘渣。

不是煤中礦物質總和,而是這些礦物質在化學和分解後的殘餘物。

灰分高,說明煤中可燃成份較低。發熱量就低。

同時在精煤煉焦中,灰分高低決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標有空氣乾燥基灰分(aad)、乾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標:揮發份(全稱為揮發份產率)v

指煤中有機物和部分礦物質加熱分解後的產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還有部分是熱解產物,所以稱揮發份產率。

揮發份大小與煤的變質程度有關,煤炭變質量程度越高,揮發份產率就越低。

在燃燒中,用來確定鍋爐的型號;在煉焦中,用來確定配煤的比例;同時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標。

常使用的有空氣乾燥基揮發份(vad)、乾燥基揮發份(vd)、乾燥無灰基揮發份(vdaf)和收到基揮發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指標之一。

第四個指標:固定碳

不同於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據水分、灰分和揮發份計算出來的。

fc+a+v+m=100

相關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個指標: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機硫、無機硫。1%以下才可用於燃料。部分地區要求在0.6和0.8以下,現在常說的環保煤、綠色能源均指硫份較低的煤。

常用指標有:空氣乾燥基全硫(st,ad)、乾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其他指標:

煤炭全分析包括哪些指標

10樓:lisuna李蘇娜

煤炭一般有兩類指標,即成分指標和特性指標,根據需要進行相應指標的測定和計算。

在國家標準中,煤的工業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揮發分(v )和固定碳(fc )四個分析專案指標的測定的總稱。煤的工業分析是了解煤質特性的主要指標,也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是直接測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減法計算出來的。

廣義上講,煤的工業分析還包括煤的全硫分和發熱量的測定, 又叫煤的全工業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可以大致了解煤中有機質的含量及發熱量的高低,從而初步判斷煤的種類、加工利用效果及工業用途,根據工業分析資料還可計算煤的發熱量和焦化產品的產率等。煤的工業分析主要用於煤的生產開採和商業部門及用煤的各類使用者,如焦化廠、電廠、化工廠等。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測試專案,一般說的全分析指:工業分析,發熱量,全硫,碳氫,粘結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沒有看到過什麼全分析。煤炭一般有兩類指標,即成分指標和特性指標,根據需要進行相應指標的測定和計算。

13樓:匿名使用者

水分,灰分、揮發分、特徵、硫分,g值,y值,彭正壓力,其外還有巖相分析

14樓:老大

水分,灰分,揮發分,煤中全硫的分析測定

原煤各煤種指標是什麼? 5

15樓:餘揚毅

煤的工業用途非常廣泛,歸納起來主要是冶金、化工和動力三個方面。同時,在煉油、醫藥、精密鑄造和航空航天工業等領域也有廣闊的利用前景。各工業部門對所用的煤都有特定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

簡要介紹如下:

1.煉焦用煤

煉焦是將煤放在乾餾爐中加熱,隨著溫度的公升高(最終達到1 000℃左右),煤中有機質逐漸分解,其中,揮發性物質呈氣態或蒸汽狀態逸出,成為煤氣和煤焦油,殘留下的不揮發性產物就是焦炭。焦炭在煉鐵爐中起著還原、熔化礦石,提供熱能和支撐爐料,保持爐料透氣性能良好的作用。因此,煉焦用煤的質量要求,是以能得到機械強度高、塊度均勻、灰分和硫分低的優質冶金焦為目的。

國家對冶金焦用煤有專門的質量標準,見表2.2.2。

表 2.2.2冶金焦用煤質量標準 (gb397-65)見上圖

2氣化用煤

煤的氣化是以氧、水、二氧化碳、氫等為氣體介質,經過熱化學處理過程,把煤轉變為各種用途的煤氣。煤氣化所得的氣體產物可作工業和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常用的制氣方法有兩種:

①固定床氣化法。目前國內主要用無煙煤和焦炭作氣化原料,製造合成氨原料氣。要求作為原料煤的固定碳>80%,灰分(ag)<25%,硫分(sgq)≤2%,要求粒度要均勻,25~75mm,或19~50mm,或13~25mm,機械強度>65%,熱穩定性s+13>60%,灰熔點(t2)>1 250℃,揮發分不高於9%,化學反應性愈強愈好。

②沸騰層氣化法。對原料煤的質量要求是:化學反應性要大於60%,不粘結或弱粘結,灰分(ag)<25%,硫分(sgq)<2%,水分(wq)<10%,灰熔點(t2)>1 200℃,粒度<10mm,主要使用褐煤、長焰煤和弱粘煤等。

3.煉油用煤

一般以褐煤、長焰煤為主,弱粘煤和氣煤也可以使用,其要求取決於煉油方法。①低溫乾餾法,是將煤置於550℃左右的溫度下進行乾餾,以製取低溫焦油,同時還可以得到半焦和低溫焦爐煤氣。煤種為褐煤、長焰煤、不粘煤或弱粘煤、氣煤。

對原料煤的質量要求是:焦油產率(tf)>7%,膠質層厚度<9mm,熱穩定性s+13>40%,粒度6~13mm,最好為20~80mm 。②加氫液化法,是將煤、催化劑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溫高壓下使煤中有機質破壞,與氫作用轉化成低分子液態或氣態產物,進一步加工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

原料煤主要為褐煤、長焰煤及氣煤。要求煤的碳氫化(c/h)<16,揮發分>35%,灰分(ag)<5%,煤巖的絲炭含量<2%。

4.燃料用煤

任何一種煤都可以作為工業和民用的燃料。不同工業部門對燃料用煤的質量要求不一樣。蒸汽機車用煤要求較高,國家規定是:

揮發分(vr)≥20%,灰分(ag)≤24%,灰熔點(t2)≥1 200℃,硫分(sgq)長隧道及隧道群區段≤1%,低位發熱量2.09312×107~2.51174×107j/kg以上。

發電廠一般應盡量用灰分(ag)>30%的劣質煤,少數大型鍋爐可用灰分(ag)20%左右的煤。為了將優質煤用於發展冶金和化學工業,近年來,我國在開展低熱值煤的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快的進展,不少發熱量僅有8 372.5j/ kg左右的劣質煤和煤矸石也能用於一般工廠,有的發電廠已摻燒煤矸石達30%。

煤的其他用途還很多。如,褐煤和氧化煤可以生產腐殖酸類肥料;從褐煤中可以提取褐煤蠟供電氣、印刷、精密鑄造、化工等部門使用;用優質無煙煤可以製造碳化矽、碳粒砂、人造剛玉、人造石墨、電極、電石和供高爐噴吹或作鑄造燃料;用煤瀝青製成的碳素纖維,其抗拉強度比鋼材大千倍,且重量輕、耐高溫,是發展太空技術的重要材料;用煤瀝青還可以製成針狀焦,生產新型的電爐電極,可提高電爐煉鋼的生產效率等等。總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也在迅速發展,煤炭的綜合利用領域必將繼續擴大。

煤炭質量的基本指標的介紹,煤的質量標準

煤炭質量的基本指標,總共有12個。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 minh 是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 二是外水 mf 是在開採 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總和。一般來講,煤的變質程度越大,內在水分越低。褐煤 長焰煤內在水分普遍較高,貧煤 無煙煤內在水分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