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由幾種化學物質構成,地殼由幾種化學物質構成

時間 2022-08-22 16:36:52

1樓:匿名使用者

氫在地殼豐度屬於第10位、碳地殼豐度居第15位、鐵地殼豐度第四位、硫地殼豐度第17位、磷地殼豐度第11位、鉀地殼豐度第8位、鈉地殼豐度第6位、氧地殼豐度第1位、矽地殼豐度第2位、氟地殼豐度第13位、氯地殼豐度第20位、錳地殼豐度第12位、鈣地殼豐度第5位、鋁地殼豐度第三位

2樓:予人知識

化學元素週期表中有112種元素,其中92種元素以及300多種同位素

地殼運動

在地殼中存在。

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佔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矽,佔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

豐度最低的是砈和鍅,約佔1023分之一。上述8種元素佔地殼總重量的98.04%,其餘80多種元素共佔1.

96%。

地殼中各種化學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數稱為原子克拉克值,地殼中原子數最多的化學元素仍然是氧,其次是矽,氫是第三位。

大約99%以上的生物體是由10種含量較多的化學元素構成的,即氧、碳、氫、氮、鈣、磷、氯、硫、鉀、鈉;鎂、鐵、錳、銅、鋅、硼、鉬的含量較少;而矽、鋁、鎳、鎵、氟、鉭、鍶、硒的含量非常少,被稱為微量元素。表明人與地殼在化學元素組成上的某種相關性。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則要首推鋁了。

鋁佔地殼總量的7.73%,比鐵的含量多一倍,大約佔地殼中金屬元素總量的三分之一。

3樓:歐陽雨愛

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氧、矽、鋁、鐵、鈣、鈉、鉀、鎂、氫百分比分別為:氧48.06%、矽26.

30%、鋁7.73%、鐵4.75%、鈣3.

45%、鈉2.74%、鉀2.47%、鎂2.

00%、氫0.76%、其他0.76%

氧、矽、鋁、鐵、鈣是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其中氧佔48.6% 矽佔26.3

o,si,al,fe,ca,na,k,mg,h,其它百分比分別為:氧48.06%、矽26.

30%、鋁7.73%、鐵4.75%、鈣3.

45%、鈉2.74%、鉀2.47%、鎂2.

00%、氫0.76%、其他0.76%

4樓:帥哥雷爺就是我

你如果問的元素的話,主要是氧,矽鋁鐵鈣等,若問物質的話就難說了,有碳酸鈣啊,各種東西都有,說不清,每一塊石頭所含的物質都不同,收不出來

5樓:樂清風雲

氧49.13%矽26%鋁7.54%鐵4.20%鈣3.25%鈉2.40%鉀2.35%鎂2.35%其他2.87%

地殼的組成成分有什麼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人們對地殼的構成成分和厚度的了解仍然是初步的.

對地殼厚度是採用間接測量方法,即回聲測量法.因為人類現在的鑽探手段離鑽穿地殼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往往不同國家通過回聲測定的地殼厚度並不一致.

由於測量布點少和具體操作難度大,特別是對大洋底部地地殼厚度的測量資料,誤差就更懸殊.

一般認為,陸地地殼平均厚度是33千公尺,海洋地殼平均厚度為10千公尺.這是很粗略的估計資料.至於地殼每年增加的厚度資料,就更是一種猜想,是缺乏確鑿事實根據的.

關於海洋地殼的年齡,最短的測量資料是2000萬年.所以說12萬年前海底沒有地殼是沒有可靠根據的.同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海洋底部沒有地殼,海水能夠直接存在於溫度達1000攝氏度的巖槳上面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大洋底部小範圍出現火山噴發,噴出的巖槳馬上就會被海水冷卻而形成岩石.憑基本的物理常識可以否定大洋底部沒有地殼的猜想.

現在人們對地殼的構成成分和厚度的了解仍然是初步的.

對地殼厚度是採用間接測量方法,即回聲測量法.因為人類現在的鑽探手段離鑽穿地殼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往往不同國家通過回聲測定的地殼厚度並不一致.

由於測量布點少和具體操作難度大,特別是對大洋底部地地殼厚度的測量資料,誤差就更懸殊.

一般認為,陸地地殼平均厚度是33千公尺,海洋地殼平均厚度為10千公尺.這是很粗略的估計資料.至於地殼每年增加的厚度資料,就更是一種猜想,是缺乏確鑿事實根據的.

關於海洋地殼的年齡,最短的測量資料是2000萬年.所以說12萬年前海底沒有地殼是沒有可靠根據的.同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海洋底部沒有地殼,海水能夠直接存在於溫度達1000攝氏度的巖槳上面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大洋底部小範圍出現火山噴發,噴出的巖槳馬上就會被海水冷卻而形成岩石.憑基本的物理常識可以否定大洋底部沒有地殼的猜想.

7樓:山林肖君

地殼分為上地殼和下地殼,上地殼亦叫矽鋁層,組成元素主要是o、si、ai等,密度為2.7克/厘公尺3,組成岩石主要是酸性岩漿巖和其相近的變質岩,如花崗岩、麻粒巖等,富含鹼金屬和稀有元素,也叫花崗質層。只在大陸地殼上有,大洋地殼缺失。

下地殼亦叫矽鎂層,主要元素是o、si、fe、mg等,密度為3克/厘公尺3,組成岩石主要是基性岩漿巖和其相近的變質岩,如玄武岩、榴輝巖等,也叫玄武質層。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都有此層。

8樓:匿名使用者

地殼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矽、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為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為「矽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連續圈層。

下層富含矽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稱為玄武岩層,所以有人稱之為「矽鎂層」(另一種說法,整個地殼都是矽鋁層,因為地殼下層的鋁含量仍超過鎂;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鎂含量極高,所以稱為矽鎂層);在大陸和海洋均有分布,是連續圈層。兩層以康拉德不連續面隔開。

地殼是由什麼組成的

9樓:憶回首一笑

地殼的構成分為上下兩層,分別為:

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矽、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為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為「矽鋁層」。

下層富含矽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稱為玄武岩層,所以有人稱之為「矽鎂層」。

地殼(qiào)是由岩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波的研究判斷,地殼與地幔的介面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

10樓:匿名使用者

地殼是有岩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底界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公尺,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為33千公尺。

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千公尺;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公尺。

地殼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矽、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為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為「矽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連續圈層。

下層富含矽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稱為玄武岩層,所以有人稱之為「矽鎂層」(另一種說法,整個地殼都是矽鋁層,因為地殼下層的鋁含量仍超過鎂;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鎂含量極高,所以稱為矽鎂層);在大陸和海洋均有分布,是連續圈層。兩層以康拉德不連續面隔開。0

11樓:手機使用者

地殼主要是由岩石組成。岩石是自然形成的礦物集合體,它構成了地殼及其以下的固體部分。大部分岩石是由若干種礦物組成的,也有的是由一種礦物組成。

岩石是地質作用的物件。它記錄了過去發生的地質事件,提供了地球歷史的資料。許多地質學的事實以及原理的建立,都是根據對岩石構成的記錄進行考察的結果。

因此,地質學的學習,首先必須對礦物、岩石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形成岩石所記錄的各種地質作用和研究岩石記錄時必然要涉及的地質時間問題。

分子的化學性質由什麼決定,物質的化學性質由什麼決定,物理性質由什麼決定?

化學性質是否相同,決定於組成物質分子的官能團 酸根等分子或者離子或者原子團的組成,和分子構成無關。1 構成物質的每乙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2 最小 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擴充套件資料分子的性質 1 分子質量和體...

通過幾種途徑可以由專科公升本科,通過幾種途徑可以由專科公升本科

由專科公升入本科有以下幾種途徑,參加高等學校組織的專公升本考試。由大學組織的,但考生能報考的學校及學科都是有規定的。專公升本,是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我們都已經經歷了第一次的高考,由於各種的原因,最終本科學歷與我們失之交臂。另外可以去教育局的自考辦報名參加自學考試。還有一種是參加函授或脫產。其中第1種...

初三化學 甲酸由什麼元素組成,甲酸分子由什麼構成。

甲酸由碳 氫 氧三種元素組成,乙個甲酸分子由乙個碳原子 兩個氫原子 兩個氧原子構成。化學式為 hcooh 甲酸由元素組成 碳 氫 氧 三種元素組成。甲酸分子由c h o三種原子構成。結構式為hcooh 碳,氫,氧三種元素,由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構成。名稱 甲酸 別名 蟻酸 化學式結構簡式 hcoo...

初中化學中幾種氮肥的作用,化學氮肥主要包括哪幾種氮肥?

氮肥 作用 促進植物莖 葉生長茂盛 葉色濃綠 促苗 缺氮 葉黃 a 常用氮肥 尿素co nh2 2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有機物 46.7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項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時深埋銨態氮肥防曬防潮,且均不能與鹼性物質如草木灰 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結塊不可...

頭髮是由什麼化學元素 物質 組成

人體內含有許多微量元素,而人的頭髮中含有許多微量元素,頭髮中可檢測的便有二十七種之多,而且頭髮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大大高於血 尿中的含量,如發汞含量是血汞含量的三百倍。碘 鉛 鎘 銅 鋅等 頭髮的基本結構 頭髮是由表皮的角質形成細胞角化而成的特殊組織。從組織結構來看,頭髮由毛和毛囊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