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和舊曆區別,新曆和農曆有什麼差別?

時間 2022-04-24 08:25:51

1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是東亞傳統曆法之一。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乙個朔望月,但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乙個回歸年,設定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周年運動)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朝鮮、南韓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農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採用設定閏月的方法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盡

農曆量的接近365.2422日。因1回歸年為12.

368個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定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為這樣設閏太過複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裡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乙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

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人們因為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夏曆稱為「農曆」,但二十四節氣應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應該屬於太陽曆部分。因此把夏曆稱為農曆是不恰當的。

2樓:笑笑科普

為什麼我們生活中有兩個日期,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新曆和農曆有什麼差別?

3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如下:

1、演算法不同

新曆是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所定出的曆法。農曆是以太陰(月亮)繞地球為乙個月,,2個月為一年(閏年為13個月)所定出來的曆法。

2、時間不同

新曆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

3、產生地點不同

新曆產生於西方,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農曆起源於中國。

4、產生時間不同

農曆產生的時間更早,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尚無準確考古學證據,但據傳說自軒轅黃帝時期,而新曆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新曆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

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

擴充套件資料

陰曆是中國發明的,陽曆是西方發明的,後傳入中國。陰曆是以月亮的公轉週期制定的,乙個月有二十九或三十天。但是這樣會導致幾年後曆法與實際出現很大的偏差,因此每五年到六年就會「閏」出乙個月。

陽曆是以地球的公轉週期制定的,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但實際的週期約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因此每過四年就會「閏」出一天。 陰曆能準確判斷月亮的走向,而月亮是農民進行農業勞動的標準。 陽曆能準確看出地球四季的變化,但難以知道進行農業勞動的日期。

所以,在我國現在一般把陰曆和陽曆結合起來使用。

4樓:劃破天空的貓

區別如下:

1,陽曆(新曆)--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所定出的曆法.

2、農曆--以太陰(月亮)繞地球為乙個月,12個月為一年(閏年為13個月)所定出來的曆法.(以閏月調節年之四時).

3、公曆(新曆)--世界各國通用的曆法.為太陽曆,即陽曆.

4、農曆--中華歷代所用的曆法,始自夏代,故稱.是陰曆,歷代都在不斷修改,後來加上24節氣後,成了陰陽合曆.

5、農曆--與夏曆沒有什麼區別.曆法為農事而立,所以中國人叫它農曆.其中的24 節氣是按太陽年24等分而得,這是陽曆部分.

農曆的月日及閏法屬於陰曆部分,編在一起就成了和陰陽合曆.我們平常沒注意,叫慣了"陰曆"不加區分。

新曆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

5樓:匿名使用者

新曆即是陽曆

公曆又稱作陽曆,夏曆又稱作陰曆(農曆)。

其記年:前者是地球圍繞太陽360度(一周)為計量的;後者是以月亮圍繞地球的12個圓缺為基準的。陽曆和陰曆每19年相差7個月(陰曆月)。

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掌握了陽曆和陰曆的基本規律。24節氣就是陽曆的天文基準,如:每年的冬至就在12月22日。所以說我們早就有了陽曆的使用經驗。

那麼既然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了公曆(陽曆)的規律,幹嘛還要使用陰曆呢?

1、我們的女性的生理週期是按照月亮的而執行的;

2、地球上的潮汐週期又是按照月亮的軌跡而發生的:

3、19年加7個月剛好兩歷統一;

4、中國人的偉大節日——春節,就是陰曆的節日。

…所以,我國的兩歷制度應該是過去有、現在有、將來永遠會有!

我們的天文文明應該是過去發達、現在發達、將來更加發達!好運!!1

6樓:笑笑科普

為什麼我們生活中有兩個日期,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7樓:匿名使用者

新曆過的早,農曆過的晚

8樓:匿名使用者

1、演算法不同,新曆是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所定出的曆法。農曆是以太陰(月亮)繞地球為乙個月,,2個月為一年(閏年為13個月)所定出來的曆法。

2、時間不同,新曆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

3、產生地點不同。新曆產生於西方,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農曆起源於中國。

4、產生時間不同,農曆產生的時間更早,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尚無準確考古學證據,但據傳說自軒轅黃帝時期;而新曆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距今只有2016年。

9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它是單純根據月亮圓缺的週期制定的。所謂「單純」就是它只顧月亮這一頭,不管由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而產生的氣候冷熱等季節變化。月亮又叫做「太陰」所以這一類曆法叫做「太陰曆」,簡稱為陰曆。

當月亮和太陽正好分處於地球兩邊的時候,柔和的月光通宵達旦地照耀著酣睡的大地,這個月亮最圓的時刻叫做「滿月」,也叫做「望」。由於月亮是時刻都在運動著的;所以嚴格地說來,真正的「望」只是極短暫的一瞬間,一剎那,一般人是觀察不到那樣的細微變化的,通常就把包括真正的「望」這一天全天叫做「望」日,或者簡稱為「望」,這是一種最容易觀察到,最顯著的—種天象。與此相反,當月亮正處在太陽與地球中間的那一天,人們根本無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點形象,這一天就叫做「朔」,在天文學則是指月亮的黃道經度和太陽的黃道經度正正相符合的那一瞬間。

天文學家把月相變化的週期,即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的時間長度叫做「朔望月」,藏曆中稱之為tshes-zla,也可譯為「太陰月」。多年的觀測表明朔望月的長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即29.5306日,這是制定曆法非常重要的乙個資料,必須牢牢記住。初步可暫時粗略地記為二十九天半。

最典型的陰曆是伊斯蘭曆裡用於歷史紀年和宗教祭祀的「月分歷」(區別於用於農業上的「宮分歷」)在我國古代把它叫做「回回曆」。它永遠固定地以十二個朔望月為一年,平均每個月為29.5日,十二個月共354日,閏年在年底增加十日為355日,不設閏月。

什麼是陽曆呢?它以太陽的視運動週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運動週期為基礎的,因此叫做太陽曆,簡稱為陽曆。它的每乙個歷年都近似於回歸年,每乙個歷年中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的符合,例如春分點永遠在3月21或22日,不會有大的出入。

由於乙個回歸年的十二等分約為三十天半(30.4368日)近似二個朔望月,所以陽曆把一年也分為十二個月,實際上陽曆裡所謂的「月」,只是個與朔望月無關的空名而已,與月亮圓缺的變化週期根本沒有什麼關係。根據陽曆的日期,我們無法知道月亮的朔望和上弦、下弦,但根據陽曆的月份卻可比陰陽合曆更準確地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

現在世界各國的公曆就是陽曆的一種,所以把我們所說的公曆叫做陽曆不能算錯。不過要知道陽曆是個類名,不是專名,不能反回來說陽曆就是公曆。

「農曆」這個名稱的**,漢族傳統的曆法中有二十四節,而**於西方的公曆裡沒有完整的二十四節的全套名稱,只有其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幾個。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漢族古代,而節氣對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又常把舊曆叫做「農曆」。這都是民間習慣形成的名稱。

是陰陽合曆!

10樓:碧魯其英鬱雲

新曆也叫陽曆

陽曆也叫公曆,**於西方。比如算星座時、就是按照陽曆(公曆)計算的。

陰曆也叫農曆,**於我們中國。

比如我們俗稱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清明節、七夕、春節、就是按照農曆來計算的。而元旦、和西方的情人節(2.14)和聖誕節、國慶節、建軍節、黨的生日、都是按照公曆來計算的。

他們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陽曆是國際通用的,而農曆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為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妙。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

陽曆每年分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規定7月以前,單月為大月,雙月為小月;8月以後,雙月為大月,而單月為小月。每年所餘的5小時48分46秒,只至四年約滿一天,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裡,這一年叫閏年,所以閏年的2月有29天。

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為乙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

  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乙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乙個新曆法,就是所謂陰陽檯曆。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叫農曆或陰曆)就是這種陰陽合曆。

它跟陰曆一樣,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乙個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陰曆約每過二三年多有乙個閏月。

新曆和農曆的區別,新曆和農曆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我們生活中有兩個日期,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新曆和農曆有什麼差別?區別如下 1 演算法不同 新曆是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所定出的曆法。農曆是以太陰 月亮 繞地球為乙個月,2個月為一年 閏年為13個月 所定出來的曆法。2 時間不同 新曆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

陽曆是指新曆還是農曆 陽曆是新曆還是舊曆?

當然是新曆,農曆叫陰曆。陽曆是新曆還是舊曆?公曆 即格里曆。因為它的基礎是太陽中心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 回歸年,故又稱陽曆。格里曆的平年為365天,閏年在2月末加一天,為366天。在格里曆中,當某年的紀元年數不能被4整除時為平年,如1981年 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時為閏年,如1984...

中國農曆和新曆的由來,農曆與陽曆的來歷和區別?

1 農曆 農曆也叫夏曆。中國的第乙個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它之後的商 周 秦 西漢初都分別提前,直至漢武帝頒行 太初歷 又恢復夏王朝曆法的原有月序,以後各王朝也基本沿用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後中國傳統曆法為 夏曆 2 陽曆 陽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古埃及人發現天狼星第一次同太陽一...

什麼時候舊曆七月初六和新曆八月十六是同一天

下一次是在2018年 在1900年到2200年範圍內,公曆8月16日與農曆七月初六同一天的年份如下 1904年8月16日 七月 大 初六 星期二 干支 甲辰年 壬申月 壬午日 1915年8月16日 七月 小 初六 星期一 干支 乙卯年 甲申月 己卯日 1961年8月16日 七月 大 初六 星期三 干...

侯姓男孩,新曆早10點25分。向您求名和最佳筆畫搭配。謝謝

侯騰文 呈現文采。適用於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 別賦 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唐 李白 明堂賦 冠百王而垂勳,燭永珍而騰文。個人認為取乙個好的名字講究名字巧妙別緻 音韻朗暢 字形簡美。名字巧妙別緻是名字富有文化內涵或對家人有特殊意義,或名字名字別具一格,妙趣天成,使人眼前一亮,甚至拍案叫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