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恭朝夕,執事有恪是什麼意思,溫恭朝夕 執事有恪全句

時間 2022-09-01 10:06:47

1樓:孫老闆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的意思是: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出處節選】《商頌·那》——先秦·佚名

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白話譯文】我有助祭好賓客,無不歡欣在一處。在那遙遠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敬請先祖納祭品,商湯子孫天佑助。

擴充套件資料

1、《商頌·那》創作背景

《那》是《商頌》的第一篇,同《商頌》中的其他幾篇一樣,都是殷商後代祭祀先祖的頌歌。關於其成詩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認為成於商代,另一說則認為成於東周宋時。

2、《商頌·那》鑑賞

《商頌·那》是《詩經·商頌》第一篇,是一首先秦時代的詩歌。全詩一章,共二十二句。《那》主要表現的是祭祀祖先時的**舞蹈活動,以樂舞的盛大來表示對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護佑助。

該詩是研究**舞蹈史的好資料,讀者可以從中初步領略原始**的力度、節奏和音色。《那》主要表現的是祭祀祖先時的**舞蹈活動,以樂舞的盛大來表示對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護佑助。

詩首句便用兩嗟嘆之詞,下文又有相當多的描繪樂聲的疊字詞「簡簡」、「淵淵」、「嘒嘒」、「穆穆」,使其在語言音節上也很有樂感,這當是此篇成功的關鍵。雖然它不像後世的詩歌在起承轉合的內部結構上那麼講究安排照應,但是其一氣渾成的體勢,仍使它具有相當的審美價值。

2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詩經 商頌·那 》

執事:行事。

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誠篤貌。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3樓:寒雲欲雪

每天心態要溫和,態度要恭敬,做事要謹慎有度。

溫恭朝夕 執事有恪全句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詩經 商頌·那 》

執事:行事.

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誠篤貌.

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5樓:匿名使用者

商頌·那之什

那猗與那與!置我鞉鼓。

奏鼓簡簡,衎我烈祖。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鞉鼓淵淵,嘒嘒管聲。

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

庸鼓有斁,萬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詞句注釋

⑴猗(ē)與那(nuó)與:猶「婀歟娜歟」,形容樂隊美盛之貌。與,同「歟」,嘆詞。

⑵置:植,豎立。鞉(táo)鼓:一種立鼓。

⑶簡簡:象聲詞,鼓聲。

⑷衎(kàn):歡樂。烈祖:有功烈的祖先。

⑸湯孫:商湯之孫。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

⑹綏:贈予,賜予。思:語助詞。成:成功。

⑺淵淵:象聲詞,鼓聲。

⑻嘒(huì)嘒:象聲詞,吹管的樂聲。管:一種竹製吹奏樂器。

⑼磬:一種玉製打擊樂器。

⑽於(wū):嘆詞。赫:顯赫。

⑾穆穆:和美莊肅。

⑿庸:同「鏞」,大鐘。有斁(yì):即「斁斁」,樂聲盛大貌。

⒀萬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場面盛大之貌。

⒁亦不夷懌(yì):意為不亦夷懌,即不是很快樂嗎。 夷懌:怡悅。

⒂作:指行止。

⒃執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誠篤貌。

⒄顧:光顧。烝(zhēng嘗:冬祭為烝,秋祭為嘗。

⒅將:佑助。[2]

白話譯文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敲起鼓來響咚咚,令我祖宗多歡愉。

商湯之孫正祭祀,賜我成功祈先祖。

打起立鼓蓬蓬響,吹奏管樂聲嗚嗚。

曲調和諧音清平,磬聲節樂有起伏。

商湯之孫真顯赫,**和美又莊肅。

鐘鼓洪亮一齊鳴,場面盛大看萬舞。

我有助祭好賓客,無不歡欣在一處。

在那遙遠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敬請先祖納祭品,商湯子孫天佑助。[3]

求下聯: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6樓:古龍笑陽

你那句的出處就在國學的《十三經》裡,所以下聯也該找的到:

●商頌○那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錫無疆,及爾斯所。

既載清酤,賚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無言,時靡有爭。

綏我眉壽,黃耇無疆。約軧錯衡,八鸞鶬鶬。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

自天降康,豐年穰穰。來假來饗,降福無疆。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長髮浚哲維商,長髮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敷奏其勇。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櫱,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殷武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闢,設都於禹之績。歲事來闢,勿予禍適,稼穡匪解。

天命降監,下民有嚴。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命於下國,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閒,寢成孔安。

7樓:匿名使用者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朝」在古漢語中怎麼解釋?

滿族的那姓是八旗中的那一旗

8樓:七色土

[那]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

老姓包括:納喇

氏、那木都魯氏、烏勒理氏、查喇拉氏、那勒加氏等。

單字簡姓「那」無法確定旗屬。

滿族的大姓中有可能在好幾個旗註冊,而小姓有可能幾代都在乙個旗不能離開。所以你首先要確定老姓是什麼,然後根據遷徙史,軍隊調防和家族故事家譜來確定老姓在清末的旗屬。

9樓:匿名使用者

那姓姓氏起源:

關於那氏的姓氏**說法為下:

那姓源於春秋時期,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楚武王滅掉權國(今湖北當陽東南),改置為縣。西元前676年,權縣尹鬥緡率領權人舉行暴動,被楚武王鎮壓下去。

楚武王把權人遷往那處(湖北荊門縣東南那口城,有些人後來就以地名"那"為姓,稱那氏。

那姓望族居丹陽(今安徽宣城)、京兆(今陝西長安東)、天水(今甘肅通渭縣西南)。

聚集地:

堂號"循法堂":明代的那嵩,世為知府。嵩沿襲祖職為沅江土官,嚴格遵照國家法令,循法無過。

歷史名人:

那鑑:明朝時雲南土官。嘉靖中他殺其侄知府那憲,奪其印,密約交趾蠻族叛亂。後被朝廷招安,不久又再次叛亂,兵敗後自殺。

那彥成:字韶九,號繹堂,清朝滿州人。他是乾隆年間進士,歷任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官至直隸總督,加太子太保銜,剿辦山陝、楚及滑縣匪亂尤有功。他工詩能書,遇事有執持,卒諡文毅。

詩經那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

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注釋:祭祀成湯天乙。

猗:嘆詞。那:

多。一說猗那皆美盛之貌。置:

植。樹立。衎:

樂也。烈祖:指商之先祖成湯。

湯孫:一說太甲。奏:

進。假:神人來至曰假。

綏:安。成:

平。依我磬聲:指奏樂時依磬聲相始終。赫:盛。穆:美。

庸:鏞。大鐘。斁(音義):盛貌。奕:舞影閃動貌。夷:悅。自古在昔:從古到遠古。

恪(音克):恭敬。將:奉。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