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暫估成本」是什麼意思,「暫估衝紅」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0-17 21:02:22

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發票後的處理:

次月初,衝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公司 等

借:主營業務成本 等

貸:庫存商品 等

如果暫估成本大於實際成本的,應當以紅字編制上述

2樓:木子在上學

「衝暫估成本」意思是:

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3樓:餜惏餜悘鈴

「衝暫估成本」的意思是:

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發票後的處理:

次月初,衝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公司 等

借:主營業務成本 等

貸:庫存商品 等

如果暫估成本大於實際成本的,應當以紅字編制上述分錄.

衝暫估成本是什麼意思?

4樓:典頤

意思是,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發票後的處理:

次月初,衝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公司 等

借:主營業務成本 等

貸:庫存商品 等

如果暫估成本大於實際成本的,應當以紅字編制上述分錄.

5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暫估衝紅」是什麼意思?

6樓:

當月採購的原材料如果到月末發票還沒有收到,按照財務,為了保證材料數量一致,要做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庫

下個月如果收到發票,首先要衝回上個月的暫估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庫    (金額都用紅字)

這就是暫估衝紅

先衝回暫估之後,在按照發票做賬

暫估衝紅出庫是上個月還未到票部分暫估入賬了,次月把這些暫估沖掉,按實際到票正常賬務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必須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口徑暫估。

因此,首先應當按照上述規定暫估入賬,然後,與其他正常入庫入賬的庫存商品一樣,一併計算庫存商品發出(包括說的銷售出庫)成本。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發票後的處理:

次月初,衝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等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公司 等

對於上月暫估入庫並已銷售商品的銷售成本,從理論上應當進行調整,但是,由於企業購銷活動的經常性和大量性,從會計的重要性原則出發,出於簡化會計核算的考慮,對於暫估成本的發出成本,不予單獨進行調整,而是隨庫存商品今後的收發業務自行消化。

這也就是企業會計制度強調的暫估入庫成本時應當合理估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計算當月發出庫存商品成本時,應當仍然按照規定的方法正常計算確定發出成本。由於月初紅字衝回入庫,並且取得發票正式入帳,兩者相抵,餘額為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

所以,該差額實際上應當由本月發出和月末借存的庫存商品承擔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類商品即無月初結存,又無購銷業務發生的,或者企業是使用個別計價法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的,或者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巨大的話,則該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包括及其連帶影響的其他存貨成本),應當調整並轉入銷售成本。編制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等

貸:庫存商品 等

如果暫估成本大於實際成本的,應當以紅字編制上述分錄.

沖銷上月暫估入賬的貨款會計分錄怎麼寫?暫估入賬什麼意思

7樓:職場小太陽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的價值就是暫估的約數,期末先通過這個分錄與倉庫的進銷存記錄核對。

在下月初,就要做相反分錄把這筆暫估數沖銷掉

借:應付賬款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

當企業收到銷貨企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再根據實際金額進行記賬

暫估入賬一般應用於會計賬面數與倉庫實存數核對,當企業月末購入一批貨物,貨物已運抵企業倉庫,但企業卻未收到銷貨企業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會計無法確認該貨物具體價值,只能根據乙個約數估計入賬。

擴充套件資料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入存貨,月底時,若發票未到,應分別存貨科目,抄列清單,暫估入賬,借記「庫存商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下月初用紅字作同樣的記錄,予以衝回。

但是,該規定過於籠統,加上企業的業務特點、會計核算方式、會計環境的不同以及理解上的差異,各企業「暫估入賬」的具體操作方法也多不相同。因此,實務中有以下五個問題需要**。

8樓:青春用不言棄

暫估入賬的概念: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沖銷暫估入賬 就用紅字填寫與暫估時一樣的分錄

9樓:匿名使用者

暫估入賬一般應用於會計賬面數與倉庫實存數核對,當企業月末購入一批貨物,貨物已運抵企業倉庫,但企業卻未收到銷貨企業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會計無法確認該貨物具體價值,只能根據乙個約數估計入賬,分錄是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的價值就是暫估的約數,期末先通過這個分錄與倉庫的進銷存記錄核對,在下月初,就要做相反分錄把這筆暫估數沖銷掉

借:應付賬款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

當企業收到銷貨企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再根據實際金額進行記賬

暫估成本,怎麼估?會計分錄?

10樓:雪梅

暫估,是指按照現行會計準則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在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中,一種與預計負債不完全相同的業務。

暫估也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採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暫估業務簡單的可理解為貨到票未到的業務。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商 ) (暫估金額)

必須注意的是,因未取得增值稅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口徑暫估。

2. 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衝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衝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衝回。

(1)紅字衝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商 (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 (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稅額)

貸:應付賬款——xx**商 (發票含稅金額 )

11樓:

一般情況下,成本應以實際發生額予以確認,如果將要發生的成本能夠確實可靠地估計並計量的話,也可以在當月按估計值入賬,譬如月末,在發票未到,貨物已到的情況下,應該暫估相關原材料或物資暫時入帳,待下月初應將此分錄按暫估金額紅字衝回。待發票到達後按實際發票列明金額處理。

例:11月13日購進a材料一批,驗收入庫數量10t,至月末結賬時發票仍未到,貨款未付。12月10日收到a材料發票,並支付價款120000.00元。

1.11月30日 借:原材料——a材料 117000元貸:

應付帳款 117000元(暫估值,根據上月購進同類材料價確認)2.12月1日 借:原材料——a材料 - ××元貸:

應付帳款 - ××元

3.12月10日 借:原材料——a材料 120000元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400貸:銀行存款 140400元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暫估成本的會計分錄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分以下幾種 一 期末貨已到,發票未到 1.期末倉庫部門收到存貨,但發票未達,倉庫部門按對方送貨單據或合同 填製一式幾聯暫估入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 借記 原材料等 貸記 應付賬款 暫估應付賬款 注意 倉庫部門必須以收料單或入庫單登記倉庫賬,並同時將財務記賬聯轉財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