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成本怎麼配比,收入成本配比原則?

時間 2022-10-15 05:10:55

1樓:華牛有指點

收入與成本的配比原則是會計原則之一,亦稱配合原則。收入與費用之間的配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收入與費用之間因果關係進行直接配比;二是根據收入與費用專案之間存在的時間上的一致關係進行間接配比。

作用:配比原則作為會計要素確認要求,用於利潤確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會帶來一定的收入,也必然要發生相應的費用。

有所得必有所費,所費是為了所得,兩者是對立的統一,利潤正是所得比較所費的結果。

配比原則的依據是受益原則,即誰受益,費用歸誰負擔。受益原則承認得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並非所有費用與收入之間都存在因果關係,必須按照配比原則區分有因果聯絡的直接成本費用和沒有直接聯絡的間接成本費用。

直接費用與收入進行直接配比來確定本期損益;間接費用則通過判斷而採用適當合理的標準,先在各個產品和各期收入之間進行分攤,然後用收入配比來確定損益。

配比原則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某產品的收入必須與該產品的耗費相匹配;

(2)某會計期間的收入必須與該期間的耗費相匹配;

(3)某部門的收入必須與該部門的耗費相匹配。

處理方法:

配比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並與權責發生制共同作用來確定本期損益,最終受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兩個前提的制約。收入在發生時而不是在收賬時確定,與之相配比的費用成本就是為取得該項收入而實際發生的費用,不必考慮費用是否已經以現金付出。即會計主體必須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各期的收入費用進行核算,而按照權責發生制算出的費用並非全部都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只有按照配比原則確定的與本期收入或產品收入相對應的費用才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

2樓:匿名使用者

買的材料公尺有發票,就做不了帳,你只能找些其他的正規發票沖抵材料費用。老闆知道這回事就行了

3樓:香劍魏念之

配比性原則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取得該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以便計算特定業務或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在會計實務中配比原則常見的例項是同一會計期間內和各項收入與該期間的成本

費用相配比。2007年實行的新會計準則中已經取消了配比性原則。

4樓:匿名使用者

內帳我們就不講了,講外帳,採購材料時不要發票,雖然購買時佔了一點點小便宜,但有以下幾點對企業不利:1 少了進項,多交增值稅;2 少了成本,多交企業所得稅。會計要和你的老闆溝通一下,不要發票少支付材料款節省的錢,夠不夠交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而這兩項稅的稅率都很高。

憑經驗估計,一般情況下,增值稅稅負在4%左右,所得稅稅率25%,為了省錢而要繳納更高的稅金划不來。而且你老闆的這種行為就好像幫**商在交稅。

5樓:匿名使用者

外帳就可以多開票啊,

收入成本配比原則?

6樓:獨言影視

收入成本配比原則,簡稱配比原則,是會計原則之一,亦稱配合原則。收入配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收入與費用之間因果關係進行直接配比;二是根據收入與費用專案之間存在的時間上的一致關係進行間接配比。

配比原則作為會計要素確認要求,用於利潤確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會帶來一定的收入,也必然要發生相應的費用。有所得必有所費,所費是為了所得,兩者是對立的統一,利潤正是所得比較所費的結果。

配比原則的依據是受益原則,即誰受益,費用歸誰負擔。

受益原則承認得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並非所有費用與收入之間都存在因果關係,必須按照配比原則區分有因果聯絡的直接成本費用和沒有直接聯絡的間接成本費用。直接費用與收入進行直接配比來確定本期損益;間接費用則通過判斷而採用適當合理的標準,先在各個產品和各期收入之間進行分攤,然後用收入配比來確定損益。

7樓:匿名使用者

通俗一些說,就是你有收入,必定會有成本,相對的收入會導致相應的成本費用支出,收入與成本必需在同一期間計入。以正確計算淨收益。

8樓:過江春雨

某個會計期間或某個會計物件所取得的收入應與為取得該收入所發生的費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確計算在該會計期間、該會計主體所獲得的淨損益。

9樓:阿寶快樂生活

簡單來說前提是必須在同一會計期間,相應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費用所產生的淨損益。

10樓:匿名使用者

當月發生了收入,相應的成本也應該在本月結轉。

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

11樓:

配比性原則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取得該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以便計算特定業務或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在會計實務中配比原則常見的例項是同一會計期間內和各項收入與該期間的成本 費用相配比。2007年實行的新會計準則中已經取消了配比性原則。

收入成本配比原則是如何規定的?

12樓:環球網校

收入成本配比原則,簡稱配比原則,是會計原則之一,亦稱配合原則。收入配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收入與費用之間因果關係進行直接配比;二是根據收入與費用專案之間存在的時間上的一致關係進行間接配比。

配比原則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某產品的收入必須與該產品的耗費相匹配;

(2)某會計期間的收入必須與該期間的耗費相匹配;

(3)某部門的收入必須與該部門的耗費相匹配。

收入和成本是配比的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的成本產生了一定的收入,成本和收入成比例,反正就是用於計算淨收入和淨虧損的

收入成本配比問題。 10

14樓:空白

禮券銷售不能直接計入銷售收入,因為禮券售出不是你的商品同時售出了。

禮券售出時應作為預收賬款處理,人家來兌現了多少禮券再計入銷售收入,這樣你的成本與收入就可以匹配了。

例如,禮券銷售了1000萬,本月兌現禮券售出螃蟹600萬,進貨成本500萬

銷售禮券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等 1000萬貸:預收賬款—禮券 1000萬禮券兌換螃蟹時

借:預收賬款—禮券 6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萬

這樣,你還有400萬(1000-600)禮券的螃蟹沒有兌現(銷售),在預收賬款掛賬。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萬

貸:庫存商品—螃蟹 500萬

這樣,你的收入600減去成本500,利潤100萬。

15樓: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期間費用之間是正相關關係,不存在零成本問題。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收入是怎麼來的,是銷售什麼東西還是什麼服務

你買耗材沒發票,怎麼做賬的呢?如果稅務專管員覺得不對,你就說公司在個體戶那買的,沒有發票,所以成本不能可靠計量,最多稅務核定你的成本來繳納個人所得稅。畢竟是小規模納稅人,財務不健全也情有可原。

二是你說是2013年,可以直接推脫那時你還沒在公司,開始沒聘請財務之類的理由,可能記錄不全造成之類。

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怎麼區別

一 概念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各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 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二 特點 營業外收入 1.和營業外支出一般彼此相互獨立,不具有因果關係 2.通常意外出現...

家庭人均年收入怎麼填,家庭人均收入和年收入怎麼填?

就是家裡戶口本裡面人,每個人的年收入加起來,得到總數再除以戶口本裡面的人數總量,就得出家庭人均年收入了。如家裡面共有5個人,每個人的年收入都是1000,加起來就是5000,5000再除以5,就等於1000,那家庭人均收入就是1000元 人。你好家庭人均收入就是家裡戶口本裡面人,每個人的年收入加起來,...

企業所得稅中上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是怎麼計算的

沒有收入,但是發生了費用 成本的,每個月又做了會計報表,營業成本就很好填了,把6月份和9月份的損益表拿出來照著填就可以了 9月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表填製如下 再把利潤總額計算出來,你們公司沒有收入,是在虧損中,因此利潤總額會顯示負數,不會產生企業所得稅,但還是要交表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 便宜 1.營...

請問旅遊業收入,和成本的確認都是什麼

旅遊企業財務核算相對於工業 商業企業而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是與工業企業 商業企業等型別的企業相比,旅遊企業的收入 成本的確認和計量較為簡單。但是,旅遊企業財務核算有其獨特的特點。下面就旅遊企業財務核算主要會計科目的使用 收入成本的確認與計量等方面,對旅遊企業的核算要點進行簡要歸納。一 主要會計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和減少分別記在哪一方,為什麼

一 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收入均為 損益類 科目。主營業務成本 屬 損 費用損失 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主營業務收入屬 益 收入收益 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二 解釋 1 賬戶的結構是由賬戶的性質決定的。企業的會計科目按反映的會計要素不同分為資產類 負債類 所胡者權益類 成本類和損益類 又分為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