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利用核能對中國有什麼意義,我國和平利用核能的兩大基地分別叫什麼名字?

時間 2022-09-07 09:27:01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和平利用核能 ,從國內角度來講,這有利於平衡我國能源的使用緊缺,優化能源的使用率,從而提公升了保護國內的生態平衡;二來可以落實和進一步實現科學發展觀。從國外角度來講,這有利於提公升我國在世界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我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影響力等等。

2樓:萊克攸

能源是乙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的保證。然而在傳統的能源構成中,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都有其侷限性。例如,煤炭和石油發電時,在消耗了大量寶貴的化石資源的同時,放出的廢氣嚴重地汙染了環境,使人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惡劣;另外大量的燃料需求又給交通運輸部門增添了沉重的負擔。

而水力發電方面,因為目前只有江河發電形成規模,其它尚未達到工業利用程度,所以,水力資源的發達程度就限制了其發展的空間。而核能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它利用地球中蘊藏豐富的放射性同位素鈾的裂變反應產生的巨大的能量來發電,效率既高又不汙染環境。

理論上說,1公斤的鈾全部裂變所釋放出的裂變能,大約相當於2500噸煤或2000噸的石油燃燒時所釋放出的能量。隨著世界各國環境意識的加強,核能的重要性正在逐步被認識到,各國對發展核能的投入也呈穩定上公升的趨勢。相信在下個世紀中,核能必將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一優秀的能源形式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從而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人類和造福於人類。

核能的和平利用,對於緩解能源緊張、減輕環境汙染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十分重視核能的開發利用,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中,能源領域研製開發三種先進反應堆,它們是快中子堆、高溫氣冷堆、聚變-裂變混合堆。目前,核裂變能已經為人類提供了總能耗的6%。

而當將來利用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產生的核聚變能得到工業應用後,人類將從根本上解決能源緊張的問題。核聚變能是兩個輕原子核結合在一起時,由於發生質量虧損而放出的能量。核聚變的原料是海水中的氘(重氫)。

早在1934年,物理學家盧瑟福、奧利芬特和哈爾特克就在靜電加速器上用氘-氘反應製取了氚(超重氫),首次實現了聚變反應。儘管海水裡的氘只佔0.015%,但由於地球上有巨大數量的海水,每公升海水中所含的氘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相當於300公升汽油燃燒所放出的能量,所以可利用的核聚變材料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些氘通過核聚變釋放的聚變能,可供人類在很高的消費水平下使用50億年。

而且,核聚變能是更為清潔的能源。當前,科學家正在為此而不懈地努力.

從人類能源需求的前景來看,發展核能更是必由之路,這是因為核能有其無法取代的優點,主要表現於:1.核能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能源,又是高度濃集的能源。

一噸金屬鈾裂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70萬噸標準煤。按照地球上有機燃料的儲量和人類耗能的情況來估算,地球上煤的儲量大概還過200多年即將耗盡,石油則只夠用三四十年。人類已經面臨如何選擇後繼能源的問題。

地球上已探明的核裂變燃料,即鈾礦和釷礦資源,按其所含能量計算,相當於有機燃料的20倍,只要及早開發利用,即有能力替代和後繼有機燃料。更進一步說,地球上還存在大量的聚變核燃料氘,能通過聚變反應產生核能。1噸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100萬噸標準煤。

自然界每噸海水或河水中均含有3克氘,所以,將來聚變反應堆成功後,1噸海水即相當於33噸標準煤。那時,人類將不再為能源問題所困擾。2.

核電是清潔的能源,有利於保護環境。目前,世界上大量燃燒有機燃料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燃燒後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等氣體,不僅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生長,還導致酸雨和大氣層的「溫室效應」,破壞生態平衡。比較起來,核電站就沒有這些危害。

核電站嚴格按照國際上公認的安全規範和衛生規範設計,對放射性三廢,按照盡力**儲存,不往環境排放的原則,進行嚴格的**處理。往環境排放的只是處理**後殘餘的一點尾水尾氣,數量甚微。核電站執行經驗證明,它每發1000億度電,放射性排放總劑量平均1.

2希,而燒煤電站的灰渣中放射性物質總劑量約為每發1000億度電3.5希。可見即使僅從放射性排放角度看,核電也比火電小。

3.核電的經濟性優於火電。電廠每度電的成本是由建造折舊費、燃料費和執行費這三部分組成。

主要是建造折舊費和燃料費,核電廠由於特別考究安全和質量,建造費高於火電廠,一般要高出30%~50%,但燃料費則比火電廠低得多。火電廠的燃料費約佔發電成本的40%~60%,而核電廠的燃料費則只佔20%~30%。國外和我國台灣省的經驗證明,總的算起來,核電廠的發電成本要比火電廠低15%~50%。

4.以核燃料代替煤和石油,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煤和石油都是化學工業和紡織工業的寶貴原料,能以它們製造出多種產品。

它們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是很有限的;作為原料,它們要比僅作為燃料的價值高得多。所以,從合理利用資源的角度來說,也應逐步以核燃料代替有機燃料。

我國和平利用核能的兩大基地分別叫什麼名字?

3樓:彩霞滿天光

我國和平利用核能的兩大基地分別叫大亞灣核電站、秦山核電站

一、大亞灣核電站:

大亞灣核電站(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北緯22°59′42.19″,東經114°54′74.01″)離香港尖沙咀直線距離51公里,由廣東核電投資****和香港核電投資****合資建設與運營,隸屬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管轄,擁有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所生產電力70%**香港,30%**廣東 。

大亞灣核電站,從1987年開工建設,於1994年5月6日正式投入商業執行,此後,在大亞灣核電站之側又建設了嶺澳核電站,兩者共同組成乙個大型核電基地。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也是大陸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

二、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執行管理。

秦山核電站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一期工程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執行。年發電量為17 億千瓦時。

二期工程將在原址上擴建2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1996年已開工。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合作,採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台7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3年建成。

2015年1月12日17時,秦山核電廠擴建專案方家山核電工程2號機組成功併網發電。至此,秦山核電基地現有的9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機容量達到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成為目前國核心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執行管理。

秦山核電站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一期工程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執行。年發電量為17 億千瓦時。

二期工程將在原址上擴建2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1996年已開工。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合作,採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台7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3年建成。

2015年1月12日17時,秦山核電廠擴建專案方家山核電工程2號機組成功併網發電。至此,秦山核電基地現有的9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機容量達到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成為目前國核心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大亞灣核電站(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北緯22°59′42.19″,東經114°54′74.01″)離香港尖沙咀直線距離51公里,由廣東核電投資****和香港核電投資****合資建設與運營 ,隸屬於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擁有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所生產電力70%**香港,30%**廣東。

大亞灣核電站從1987年開工建設,於1994年5月6日正式投入商業執行,此後,在大亞灣核電站之側又建設了嶺澳核電站,兩者共同組成乙個大型核電基地。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也是大陸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

5樓:

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