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為什麼屬於會計估計變更而不是會計政策變更

時間 2022-03-06 10:37:58

1樓:禾鳥

原因:1、會計估計變更側重於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

例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為年數總和法。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資訊為基礎所作的判斷。而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的重估和調整。

2、會計政策變更側重於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比較常見的會計政策變更有:壞賬損失的核算在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之間的變更、外幣折算在現行匯率法和時態法或其它方法之間的變更等。

因此,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而不是會計政策變更。

擴充套件資料

進行會計估計變更的情形:

可以概括為三種情形:

1、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進行會計估計時是根據所有知悉資訊進行判斷的,以後又了解新的資訊才進行修正的;

2、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主觀故意遺漏有關資訊只對有關事項做不準確會計估計,事後又根據當時遺漏的資訊,對於會計估計進行更正的;

3、有權機構在事後的監管過程中發現董事會和管理層在當時進行會計估計時應當知悉相關資訊,並據此要求公司對相關會計估計進行更正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是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使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的改變,而變更折舊方法,因此,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一、會計估計變更的概念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的重估和調整。

二、常見的會計估計變更包括:

(1)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2)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3)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4)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與淨殘值;

(5)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確定的,確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方法。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確定;

(6)合同完工進度的確定;

(7)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8)債務人債務重組中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務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務的公允價值的確定;債權人債務重組中受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權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權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9)預計負債初始計量的最佳估計數的確定;

(10)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11)承租人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及出租人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

(1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成本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會計估計變更應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即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及以後期間,採用新的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期間的報告結果。

1、如果會計估計的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有關估計變更的影響應於當期確認。

2、如果會計估計的變更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有關估計變更的,影響在當期及以後各期確認。例如,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預計淨殘值的估計發生的變更,常常影響變更當期及資產以後使用年限內各個期間的折舊費用。因此,這類會計估計的變更,應於變更當期及以後各期確認。

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應計入變更當期與前期相同的專案中。

3、企業難以對某項變更區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估計變更的,應當將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四、與會計政策變更的區別

企業應當正確劃分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並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相關會計處理。

(一)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基礎

企業應當以變更事項的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專案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該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的劃分基礎。

1、以會計確認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項會計要素的確認標準,是會計處理的首要環節。—般地,對會計確認的指定或選擇是會計政策,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

會計確認、計量的變更一般會引起列報專案的變更。

2、以計量基礎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5項會計計量屬性,是會計處理的計量基礎。一般地,對計量基礎的指定或選擇是會計政策,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

3、以列報專案是否發生變更作為判斷基礎。《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規定了財務報表專案應採用的列報原則。一般地,對列報專案的指定或選擇是會計政策,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政策變更。

當然,在實務中,有時列報專案的變更往往伴隨著會計確認的變更或者相反。

4.根據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專案所選擇的、為取得與該專案有關的金額或數值所採用的處理方法,不是會計政策,而是會計估計,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估計變更。

總之,在單個會計期間,會計政策決定了財務報表所列報的會計資訊和列報方式;會計估計是用來確定與財務報表所列報的會計資訊有關的金額和數值。

(二)劃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的方法

企業可以採用以下具體方法劃分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分析並判斷該事項是否涉及會計確認、計量基礎選擇或列報專案的變更。當至少涉及其中一項劃分基礎變更的,該事項是會計政策變更;不涉及上述劃分基礎變更時,該事項可以判斷為會計估計變更。

3樓:艾艾艾艾斐

會計政策變更強調的是會計處理過程中原則、方法的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強調的是對某個數值估計的變更。會計政策變更是先變處理原則、方法,根據原則、方法的改變,後改變具體計量的數值;會計估計變更則是先對某一數值的估計發生了改變,後改變原則、方法或不涉及原則、方法的變更。折舊方法的變更,不能從字面看就認定是會計政策變更,而應該看本質,例如一台裝置先前計畫按照平均年限折舊,但是實際執行後發現前期折舊多後期折舊少,這時候就要改變折舊方法。

注意,改變這個折舊方法是你先判斷了每年折舊額這個數值要變,後面才跟著去改變折舊的方法,因此折舊方法的改變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說的不嚴謹,只是通俗的解釋一下,個人體會,僅供參考。

4樓:匿名使用者

對年度分攤資料的影響屬於估計變更,折舊方法的變更的結果就是年度折舊額變了。和變更折舊年度,淨殘值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管理層根據固定資產的經濟利益流入方式採取的一種估計。

5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他有沒有原則性的變更。即,計量基礎,會計確認,列報的方面之一便是政策問題,否則是估計而已,

簡單來講,可以看在做會計分錄時,前後期所用的科目是否有改變。

6樓:沫然

企業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等所做的變更,應在首次執行的當期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其後,企業再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等進行的調整,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對年度分攤資料的影響屬於估計變更,折舊方法的變更的結果就是年度折舊額改變。與其折舊年限變更,淨殘值預估變更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管理層根據固定資產的經濟利益流入方式採取的一種估計的變更。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改變是屬於會計政策變更還是估計變更

7樓:匿名使用者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重要會計估計是指公司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等的規定,應當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的重要的會計估計,包括:

1.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2.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3.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4.生物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各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折舊方法;

5.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淨殘值;

6.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確定的,確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方法;

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及其折現率的確定;

7.合同完工進度的確定;

8.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9.債務人債務重組中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務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務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債權人債務重組中受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權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權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10.預計負債初始計量的最佳估計數的確定;

11.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12.承租人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出租人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

13.探明礦區權益、井及相關設施的折耗方法。與油氣開採活動相關的輔助裝置及設施的折舊方法;

14.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成本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15.其他重要會計估計。

8樓:匿名使用者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是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使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的改變,而變更折舊方法,因此,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的重估和調整。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屬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

9樓:

折舊方法的變更一般屬於會計估計變更;只有在企業首次執行會計制度時,折舊方法的變更才視為會計政策變更。

10樓:孤獨的嘴角

存貨計價方法的改變=是會計政策的變更,因為存貨計價方法改變將導致資產負責表和利潤表相關專案的列報變更。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都是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基礎,該事項的會計確認和列報專案均為發生變更,只是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淨值等相關金額發生了變化,因此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11樓:孫濤沈俊彥

根據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專案所選擇的,為取得與資產負債表有關的金額數值(如預計使用壽命,淨殘值等)所採用的處理方法,不是會計政策而是會計估計,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估計變更。

其實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判斷:分析並判斷該事項是否涉及會計確認,計量基礎選擇或列報專案的變更,當至少涉及上述一項劃分基礎變更時,該事項是會計政策變更;不涉及上述劃分基礎變更,可以判斷為會計估計變更。

另外,我幫助haifen1989071回答您的問題,對於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其計量基礎發生了改變,用來核算的會計科目也發生了改變,所以肯定會影響財務報表專案,應認定為會計政策變更。

繼續回答您的問題:

存貨計價方法的改變確實是會計政策的變更,因為存貨計價方法改變將導致資產負責表和利潤表相關專案的列報變更。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都是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基礎,該事項的會計確認和列報專案均為發生變更,只是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淨值等相關金額發生了變化,因此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說通俗點,最後你看到的報表中的固定資產不會因為你折舊方法改變而改變,買的時候花多少錢就值多少錢。

固定資產折舊採用的方法有哪些,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哪些 分別怎樣操作的呢

方法 平均年限法 年數總和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 工作量法。1 平均年限折舊法一 月折舊率 1 殘值率 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 月折舊率 原值 原值 殘值 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 原值 殘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舊法乙隻與三個引數相關 原值 殘值 或殘值率 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 累計折舊 已計提月份...

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

1 原值250萬,淨殘值45萬,折舊年限40年,按平均年限折舊法計算 即每年折舊額 250萬 45萬 40 51250 元 2 施工機械賬面原價6萬元,折舊年限5年。年數總和法 1 2 3 4 5 15,再逐年按照5 4 3 2 1作為分子,即每年折舊率 第一年5 15,第二年 4 15,第三年3 ...

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怎麼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額是固定資產由於損耗而攤入工程或產品成本中的折舊數額,反映固定資產實際損耗的價值。固定資產計提拆舊是當月增加當月不提,下月提。當月減少就是當月計提,下月不提。深圳市齊創輝財務管理 相信貴公司的固定資產不會只有這麼一點,估計你沒有設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想簡化處理。從計提的折舊金額來講是一樣的...

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錯誤怎麼辦,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錯誤怎麼調整

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錯誤,如果沒跨年度或者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直接原分錄紅字調整就可以。把每個月多提的差額都調回來,放在一張憑證上做。借 管理費用 或製造費用 銷售費用等科目 折舊費 紅數貸 累計折舊 紅數 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錯誤,如果已跨年度且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需要調整以前年度損益。少計提的為相反分...

固定資產折舊費也要交稅麼,固定資產折舊納稅需要調整嗎?

從直接方面說,固定資產折舊,不需要繳稅。固定資產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價值轉移,固定資產在使用中,其價值逐漸減少,所以要提折舊。固定資產折舊,是屬於成本或費用,不是收入。我國一般按照收入計徵稅金的。固定資產折舊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或按國民經濟核算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