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利潤與應稅利潤有什麼區別?應稅利潤的定義是什麼

時間 2022-02-04 02:14:22

1樓:普茹薇矯濃

你好!稅前利潤:也是企業賬務處理的所得稅前利潤,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計算的,

會計利潤=收入-費用+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應稅利潤: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計算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免稅收入-不徵收收入-稅法允許的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2樓:登霞雰貳邁

稅前利潤: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計算的,會計利潤=收入-費用+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

應稅利潤: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計算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免稅收入-不徵收收入-稅法允許的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應稅利潤又稱應稅所得,是每一納稅年度企業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專案後的餘額。是由所得稅會計核算的,其確認、計量的和報告的依據是稅法及有關規定,對收入和准予扣除專案的界定標準是稅法規定的收入和費用的定義及特徵。

企業進行核算時,會計利潤和應稅利潤會產生差異,包括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稅前利潤與應稅利潤有什麼區別?應稅利潤的定義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稅前利潤: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計算的,會計利潤=收入-費用+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

應稅利潤: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計算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免稅收入-不徵收收入-稅法允許的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應稅利潤又稱應稅所得,是每一納稅年度企業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專案後的餘額。是由所得稅會計核算的,其確認、計量的和報告的依據是稅法及有關規定,對收入和准予扣除專案的界定標準是稅法規定的收入和費用的定義及特徵。

企業進行核算時,會計利潤和應稅利潤會產生差異,包括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4樓:北京誠力

以下回答來自於北京誠力財務

稅前會計利潤是指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通過財務會計的程式確認的、在扣減當期所得稅費用之前的收益。確認稅前會計利潤的目的是盡可能精確地計量企業的經營成果。應稅利潤是根據稅法規定所確認的收入總額與准予扣除專案金額之間的差額確定的,也叫應稅利潤。

這主要是會計制度與稅法差異的原因,會計制度主要是為會計資訊使用者提供真實有效的會計資訊,從而使它們及時有效的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而稅收法規則是為了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協調國家的巨集觀調控。二者目的的不同是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導致了它們在原則方面、制度方面以及實務方面產生了很多差異。

5樓:

稅前利潤:也是企業賬務處理的所得稅前利潤,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計算的,

會計利潤=收入-費用+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應稅利潤: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計算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免稅收入-不徵收收入-稅法允許的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

稅前利潤與應稅利潤有什麼區別?應稅利潤的定義是什麼?

6樓:繁芃芃花名

稅前利潤: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計算的,會計利潤=收入-費用+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

應稅利潤: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計算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免稅收入-不徵收收入-稅法允許的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應稅利潤又稱應稅所得,是每一納稅年度企業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專案後的餘額。是由所得稅會計核算的,其確認、計量的和報告的依據是稅法及有關規定,對收入和准予扣除專案的界定標準是稅法規定的收入和費用的定義及特徵。

企業進行核算時,會計利潤和應稅利潤會產生差異,包括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7樓:刑英髮繩暮

你好!稅前利潤:也是企業賬務處理的所得稅前利潤,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計算的,

會計利潤=收入-費用+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應稅利潤: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計算的利潤,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免稅收入-不徵收收入-稅法允許的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什麼是應稅所得 為什麼說應稅所得和稅前利潤相等

8樓:申意堵痴春

簡單的說,會計利潤就是你會計賬簿上反映的利潤;應納稅所得就是對會計利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對會計核算中應列未列的收入或或多計的收入,多列或少列的成本費用調整後的利潤,以此作為計交企業所得稅的基數。

9樓:莘蘭逯俊良

應稅所得就是應該繳納所得稅的那部分利潤。在沒有納稅調整專案

的情況下,應稅所得=

稅前利潤

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有什麼區別

10樓:幹亭晚鄔庚

稅前會計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稅前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應交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

會計制度與稅法對收益、費用、資產、負債等的確認時間和範圍的規定不同,導致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具體如下: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制度和稅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口徑不同,所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本期發生,不會在以後各期轉回。

永久性差異產生的應交所得稅應在當期確認所得稅費用。在計算應稅所得額時,應將稅前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稅所得。

時間性差異是指稅法與會計制度在確定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差異。時間性差異發生於某一會計期間,單在以後一期或若干期內能夠轉回。時間性差異的基本特徵是某項收益或費用和損失均可計入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的,但計入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的的時間不同。

對於永久性和時間性差異,所得稅會計可以採用兩種方法:

1.應付稅款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之間產生的差異均在當期確認為所得稅費用。也就是說,本期發生的時間性差異不單獨核算,與本期發生的永久性差異同樣處理。

不管稅前會計利潤多少,在計算交納所得稅時均應按稅法規定對稅前會計利潤進行調整,調整為應稅所得,再按應稅所的計算出本期應交的所得稅,作為本期所得稅費用,即本期所得稅費用等於本期應交所得稅。

2.納稅影響會計法:是指將本期由於時間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影響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後各期。在這種方法下,確認時間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影響金額,並將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計入遞延稅款的借方或貸方,同時確認所得稅費用或抵減所得稅費用,但是對永久性差異的處理和應付稅款法相同。

在具體運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時,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即遞延法和債務法。在所得稅稅率不變的情況下,無論是採用遞延法還是債務法,其結果相同;但在所得稅稅率發生變動的情況下,兩種方法的結果不同。

遞延法是將本期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影響所得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後各期,並同時轉回原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本期所得稅的影響金額。一定時期的所得稅費用包括:(1)本期應交所得稅;(2)本期發生或轉回的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稅款貸項或借項。

在遞延法下,資產負債表上發應的遞延稅款餘額,不代表收款的權利或付款的義務,只能視其為一項借項或貸項。

債務法是將本期由於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影響所得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後各期,並同時轉回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在稅率變動或開徵新稅時,需要調整遞延稅款的賬面餘額。一定時期的所得稅費用包括:(1)本期應交所得稅;(2)本期發生或轉回的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3)由於稅率變更或開徵新稅,對以前各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餘額的調整數。

11樓:清寒若水

會計利潤指的是,會計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或者《小企業會計準則》或者《企業會計制度》對企業一整年的經濟活動上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活動後得出的企業經營情況。

但是稅法和會計上對於應該繳納的所得稅的收入額,確認的依據不同。

有些會計上認為可以列支的成本費用,在稅法上是不可以列支的。這就造成了會計利潤和應該繳納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產生了差異。

差異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時間性差,一種是永久性差異。

時間性差異舉個例子,企業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按照5年折,每年100塊。但是稅法規定這生產用的機器裝置得按照10年進行攤銷,所以每年你只能攤銷50塊。所以應納稅所得額就應該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增加(100-50=50)元。

但是等企業折舊提完了,不再計提折舊,但是稅法上還要再計提5年,那麼應納稅所得額就要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減少(50塊)。這就是時間性差異。

永久性差異。比如企業交通違規罰款200元,計入費用。但是稅法規定,罰款不可作為企業的費用列支。

所以應納稅所得額就應該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增加200。注意這一點,時間性差異最終的納稅額還是一樣的。但是永久性差異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不會在以後再調整回來,影響是永久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稅法確認利潤和會計確認利潤的規定上有所不同,自然需要根據不同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調整。

12樓:匿名使用者

稅前會計利潤也稱利潤總額,是依據會計的賬務處理得出的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法的規定,在企業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對一些專案進行調整後得出的計稅依據。

在會計上計算利潤總額時所有影響損益的損失和費用都能夠扣除,而按照稅法的規定並非所有影響損益的費用和損失都能夠扣除,比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廣告費、業務招待費以及在稅法中規定不允許扣除專案的金額,如滯納金、行政性罰款等都不能在稅前扣除。

13樓:91up會計考試

企業稅前會計利潤,指一定時期內,在減除有關所得稅支出或加上有關所得稅減免之前,企業損益表上所報告的包括營業外收支的總收益或總虧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為企業每乙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餘額。應納稅所得額的正確計算直接關係到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的稅收負擔,並且同成本、費用核算關係密切。

在會計上計算利潤總額時所有影響損益的損失和費用都能夠扣除,而按照稅法的規定並非所有影響損益的費用和損失都能夠扣除,比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廣告費、業務招待費以及在稅法中規定不允許扣除專案的金額,如滯納金、行政性罰款等都不能在稅前扣除。

稅前利潤怎麼算,息稅前利潤怎麼算?

息稅前利潤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tax,ebit 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息稅前利潤主要用來計算的,比如 無論企業營業利...

息稅前利潤怎麼算,息稅前利潤怎麼計算的

比如 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息稅前利潤的計算方法 1 息稅前利潤 企業的淨利潤 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 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2 或者,息稅前利潤 邊際貢獻 固定經營成本 銷...

息稅前利潤和稅前經營利潤的區別和聯絡

息稅前利潤 利潤總額 傳統利潤表中的 利息費用 稅前經營利潤 利潤總額 管理用利潤表中的 利息費用 管理用利潤表中的 利息費用 傳統利潤表中的 利息費用 金融資產投資收益 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 稅前經營利潤 息稅前利潤 金融資產投資收益 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金融資產減值損...

息稅前利潤是什麼,「息稅前利潤」是什麼意思?

息稅前利潤 利潤總額 債務利息費用,但一般會採用財務費用的淨額 借方 呵呵!息稅前利潤 淨利潤 支付的所得稅 貸款利息 你題中沒辦法正確計算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 淨利潤 支付的所得稅 貸款利息 息稅前利潤是指企業在剔除財務費用前的利潤,如果企業有大量的銀行存款,財務費用將會是負值,它衝減了經營費用...

稅前利潤補虧五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八條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發生虧損應該報稅務機關審查批准,經稅務機關確認符合條件的可以用以後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虧損,彌補期不超過5年,即以後年度計算所得稅時,稅前利潤減去上年虧損為應納稅所得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