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屬於資產嗎

時間 2022-01-09 08:52:52

1樓:職場小太陽

屬於。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屬於資產的一種,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

為了區別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和企業其他自有固定資產,企業應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單獨設立「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科目核算。

新《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中規定:在租賃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擴充套件資料

賬務處理:

企業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當期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2樓:匿名使用者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屬於企業的資產。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屬於資產的一種,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由於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實際上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

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指承租人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租入固定資產。

承租人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時,應當在租賃開始日,將該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相比中的較低者,作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並將兩者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但是,如果該項租賃資產佔企業資產總額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記錄租入固定資產和長期應付款。承租人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如果知道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當採用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出租人的租賃內含稅率作為折現率;否則,應當採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和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均無法知曉,則應當採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

3樓:巨蟹李玥

租入的固定資產均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但是融資租賃的條件使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相關的風險與報酬絕大部分已由承租人承擔,按照會計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應當確認為一項固定資產。

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90%

租賃期≥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75%

固定資產如果不經改造,將只能有承租人使用

在租賃期屆滿時,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價預計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合理地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

1)、從狹義上講,融資(financing)即是乙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2)、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4樓:在小孤山打獵的葫蘆娃

屬於公司的資產,雖然是以租賃方式取得的,但是該資產的實際控制權在租賃方,費用也由租賃方承擔,按照會計的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屬於租賃方的固定資產的。

5樓:最愛天使睡醒了

融資租賃相對經營租賃而言,是指實質上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會計處理政策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企業所得稅處理政策依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五十八條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在會計準則和企業所得稅業務中都按企業固定資產進行處理,但在資產初始成本計量、折舊計提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異,納稅人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根據稅收會計差異,進行納稅調整。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融資租賃方式確認

會計上按照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歸屬程度,將租賃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第六條規定:符合下列一項或數項標準的,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1)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2)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將遠低於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3)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佔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4)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5)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稅法上未對融資租賃概念進行專門規定,對租賃方式劃分和對融資租賃方式確認,應與《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是一致的。

二、固定資產初始成本計量差異

在會計處理上,《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第十一條規定,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於租賃專案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在稅務處理上,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規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會計準則中,考慮融資租賃付款資金時間價值,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體現會計核算準確性,更符合融資租賃資產實際價值;而稅法不考慮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而是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作為相關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按歷史成本原則,體現稅法規範性。

在租賃資產初始成本計量方式選擇上,會計上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體現會計核算謹慎性原則,不高估資產;而在企業所得稅中,則按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依次選擇,更注重相關資料可靠性。

三、未確認融資費用處理

會計上,《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第十五條規定: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承租人應當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費用。

稅務上,按《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規定,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計稅基礎不計算現值,即會計上「未確認融資費用」已包含在稅法計稅基礎之內,並在其使用期間內以計提折舊的方式實現稅前扣除的。所以,對於會計上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稅法上不再允許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四、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面差異

會計與稅法計提折舊都是以固定資產的初始成本為基礎,由於其初始成本確認方式的不同,以及折舊年限上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其每期折舊額的財稅差異。

從本文第二項「固定資產初始成本計量差異」可看出:會計上處理中,將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而在稅法處理中,不考慮租賃付款資金時間價值,按照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資產的公允價值依次確認租入資產的計稅基礎。所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稅法上的計稅基礎一般大於會計上的初始成本。

融資租賃折舊資產年限,《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第十六條規定:承租人應當採用與自有固定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計提租賃資產折舊。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

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期與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在稅務處理上,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其折舊年限,應符合《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築物,為20年;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裝置,為10年;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裝置,為3年。如果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符合加速折舊情形,也可以加速折舊。

如某運輸公司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租入輪船一輛,租賃期為9年,合同中未對租賃期滿該輪船的歸屬進行規定,輪船使用壽命估計在15年以上,按《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第十六條規定,會計上該輪船折舊年限應為9年。而按《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輪船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所以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進行納稅調整。

五、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規定,構成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條件是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顯然,融資性售後回租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不能拆解為「銷售」和「回租」兩筆業務,實質是融資租賃。《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第三十一條規定:

售後租回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並按照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指出,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收入確定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由此可見,會計和稅法上都體現了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實質是融資租賃,與租賃資產有關的全部報酬和風險屬於承租方,不作銷售處理,承租人對該資產仍視同自有資產一樣計提折舊。會計上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並按照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稅法上規定將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兩者並無本質區別。

六、有關融資租賃實務處理

案例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租入專用裝置一台,合同主要條款如下:租賃期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每年末支付租金20萬元,該裝置2010年12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90萬元,承租期滿時,該裝置歸甲公司所有,租賃合同約定的年利率7%。

案例解析

(一)融資租賃資產初始成本計量

會計核算上,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20×pva6%,5=20×4.2124=84.248(萬元),大於公允價值90萬元,因此,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為84.248萬元。

稅法上,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支付的相關稅費=20×5=100(萬元)

(二)未確認融資費用處理

會計核算上,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租賃資產公允價值=100-84.248=15.752(萬元)

2011年度應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100-15.752) ×6%=84.248 ×6%=5.055(萬元)

稅法上,2011年度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5.055萬元不得稅前列支,匯算清繳時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055萬元。

(三)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折舊計提

假設會計與稅法折舊年限均為5年,淨殘值為0,都採用直線法折舊,則會計上每年計提折舊=84.248÷5=16.850(萬元),稅法每年計提折舊=100÷5=20(萬元),形成財稅差異為3.

15萬元。

甲公司在2011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5.055萬元不得稅前列支,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055萬元;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折舊形成財稅差異,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3.

15萬元。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屬於現金收支的投資和籌資活動嗎?為什麼?謝謝

是籌資活動,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就是在租賃期裡承租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固定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固定資產有關的風險。是投資活動,這個就相當於購建固定資產 籌資活動 你有沒有現金流動 如果有屬於籌資現金流出的第5種沒有現金流動 屬於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和籌資活動你自己對號入...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屬於長期負債嗎?

a 發行3年期公司債券。c 向銀行借入2年期的借款。d不是,每年付款,又不超過1年。屬於。計入長期應付款。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是什麼意思?指付給出租方因融通資金並由其提供所需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包括出租方支付的融資固定資產購置成本 利息 手續費和一定的利潤。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指承租人通過融資租賃的...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否可以引起資產和負債同時變化?

是的。借入時就會有資產和負債的同時變化。借 固定資產 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 未確認融資費用。貸 長期應付款 最低租賃付款額 分攤融資費用時不會。借 財務費用。貸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期付款時也會。借 長期應付款。貸 銀行存款。返還租賃資產時也會有產和負債的同時變化。1 存在...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屬不屬於「長期待攤銷費用」核算的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不屬於 長期待攤銷費用 核算的範圍。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是指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改良工程支出,是指能增加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的效用或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改裝 翻修 改良等支出。它不應作為當期費用處理,而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管理,在租賃有效期內分期攤銷製造費用或管理...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嗎,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規定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房屋 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單...